時論廣場》哈薩克動亂牽動中亞(劉必榮)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6日通過決定,組織集體維和部隊派往哈薩克維和。(摘自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網站)

哈薩克西部1月2日爆發街頭示威,最初只是幾十個人走上街頭,抗議天然氣價格飆漲。誰知示威愈演愈烈,所有對政府的不滿,從官員貪腐、貧富不均,到政治參與管道堵塞,都一下爆發出來。愈來愈多人走上街頭,各派勢力介入,水愈攪愈渾,和平示威變成暴力恐攻,燒殺搶掠,從哈薩克西部一路向東蔓延到阿拉木圖。總統託卡葉夫宣佈幾個城市進入緊急狀態,派出安全部隊強力鎮壓,近4000名羣衆遭到逮捕。以俄國部隊爲首的集體安全合作組織派兵進入維和,局勢才逐漸緩和。

哈薩克論面積是世界第9大國,是最大陸鎖國,也是中亞最富有的國家。雖然過去也曾零星發生過反政府的示威,都沒有這次來得這麼快,規模這麼大。但要像一些西方媒體一樣視之爲天然氣革命,恐又太過。因爲這些羣衆走上街頭,既沒領導也沒組織,更沒一套政綱論述,自不可能成事。但這個動亂卻仍足以改變中亞的權力態勢。

一些觀察家認爲哈薩克和俄羅斯、白俄羅斯一樣,都是強人長期執政的威權政府,領導人都是蘇聯時代的菁英,血脈相連。普丁想重建蘇聯時代的帝國霸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都是重要班底。西方要阻俄國再起,先後在白俄羅斯和哈薩克內部製造動亂,也完全可以預期。何況俄國現正在烏克蘭問題上與西方對峙,此時於哈薩克內部煽動顏色革命,正可以讓俄國疲於應付,緩解烏克蘭東部的壓力。

但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爲主政哈薩克30年的納札爾巴耶夫雖爲前蘇聯高官,但蘇聯瓦解後他一直想走自己的路。哈薩克民族主義開始復興,豐富的石油資源與礦產加上關鍵的地理位置,都成爲他在各國左右逢源的本錢。所以哈薩克雖與俄國相善,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包括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白俄羅斯與塔吉克)成員,也是「歐亞經濟聯盟」(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亞美尼亞)的發起國之一,但她和美國的關係也非常密切。納札爾巴耶夫放棄核武,配合西方的核不擴散政策,在美國打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時支持美國,是美國在中亞的重要夥伴。

哈薩克人口80%是突厥人,去年土耳其總統厄爾多安發起成立「突厥國家組織」時,哈薩克也是重要成員。哈薩克發生動亂,土耳其立刻表示可隨時支援。

哈薩克同時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所以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也非常密切。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是在哈薩克宣佈「一帶一路」倡議的。哈薩克是絲路必經之地,中國大陸在該國的投資項目也愈來愈多。所以動亂一起,習近平立刻表示關切,不希望外國勢力介入,影響中哈關係。

可見哈薩克並不想在俄國勢力範圍內做一馴服的成員。可是動亂髮生,總統託卡葉夫向集安組織求援,俄軍進入哈薩克後,俄國在這場大國競逐就贏了各國一手。哈薩克還能走自己的路嗎?

哈薩克的動亂,抗議矛頭指向前總統納札爾巴耶夫的威權統治,讓現任總統託卡葉夫順勢從納札爾巴耶夫手中取得國安會的權力,這將如何影響哈薩克政治?都是繼續觀察的重點。

(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