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放棄核食談判王牌 有這種政府(曾志超)

圖爲日本研究人員在爲福島核災區的牛隻抽血檢驗。(美聯社)

近日傳出蔡政府打算比照進口萊豬的做法,在農曆年後強行宣佈開放日本「核食」進口。殊不知,福島5縣市的核食乃是日本政府的軟助,可作爲我方與日本談判的王牌,若善加利用可爲我國爭取最大利益,蔡政府實在不該白白浪費這張牌。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東北的近海大地震,非但造成嚴重傷亡與財產損害,地震與海嘯摧毀福島核電廠,污染周邊環境,如今縱然已超過十載,但該地尚未完成處理。

因此即使日本方面不斷宣稱核災地區的食品安全性,國內也已開放許多核污染地區的食品銷售,但還有不少日本人質疑福島5縣市的食品安全性,例如:日籍資深媒體人早田健文就表示,日本政府並沒有落實福島地區的輻射檢測,導致日本民衆必須要自發成立NGO來進行把關,進而影響日本民衆的消費意願。

因此日本政府遂積極對外出口,以轉移國內壓力。核災食品出口的重點並不在於經濟價值,而是安撫福島等地的政治動作。縱然多數國家已逐步開放相關產品進口,惟仍有包含臺灣、中國大陸與南韓等仍禁止福島等5縣市的全部或部分農林水產品和食品進口,成爲日本執政黨亟欲解決的障礙。

而臺灣正是日本政府最想突破的關鍵,因爲我國人民對日本一向友善,也最能接受日本農產品。依據農委會農產品貿易網站的數據,去年臺灣自日本進口農產品超過10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貿易逆差高達2.4億美元。但我國對日本核食的進口限制卻也是全球最爲嚴格的,特別是在2015年發生日本輸臺產品有大量的僞造產地標示,違規進口日本福島5核災縣市283件食品,馬英九政府立即要求日本進口食品須檢附產地、輻射檢測證明才能輸入。日本政府倘能讓臺灣大舉解除相關限制,一方面可對日本核災縣市有所交代;另一方面,更能引導其他限制核食的國家跟進。

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蔡政府應利用我方這項核食的籌碼,先在國內邀集產官學各界召開公聽會,提出相關的配套措施,凝聚國內共識後,以此與日本進行談判;即使要開放,也應在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下,爭取我國的最大利益,例如要求籤署「臺日FTA」以及同意並協助我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無奈蔡政府卻誤判情勢,政府官員與民進黨立委彷彿成了日本核食的代言人,大力宣揚其安全性,還將「核食」改稱「福食」,意圖魚目混珠,讓消費者忽略核食的風險,更指限制核食進口已成爲臺灣加入CPTPP的障礙,其操作手法如同在反萊豬公投前夕,故意將「反萊豬」誣指爲「反美豬」,只求對美、日有所交代,卻不顧自己國民的健康。

政府若在未制定相關管理規則,也未與日本談判之下,就主動解除核食進口的相關限制,等於拋棄我對日的最大籌碼,不僅愚蠢,更是傷害國家利益,應受譴責。

(作者爲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