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山路不換肩 習近平的佈局與挑戰
(圖/中新社)
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於10月12日閉幕,會議通過將「兩個確立」即「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及「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寫入黨章,預期黨章修正案在16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也不會有任何意外地獲得通過。這意味着,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邁向長期執政,甚至終身執政的條件已經完備;但也爲中共的權力繼承製度與中共政權穩定留下了更多不確定性。
2012年,甫於中共十八大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同年11月17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明確宣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其後10年間,習近平透過中央組織部、中央紀律委員會緊抓幹部任用,用人以「政治掛帥」,將黨員幹部向「習核心」效忠。透過「小組治國」,將治理中樞從國務院轉移到中共中央。透過軍改,整編軍隊山頭、將武警納入中央軍委轄下,牢牢抓住槍桿子。透過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鼓勵學習「習思想」。透過維穩措施,限制「不同意見」的擴散串聯。
「習核心」在十八大得到一定程度的鞏固後,習近平在十九大進一步着手長期執政所需的政治與法律鋪墊。政治上,該年10月,中共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總綱,中共黨章總綱載明「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自己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的名字和「習思想」正式與馬、列、毛、鄧齊名比肩,這是江澤民、胡錦濤等兩屆中共領導人都無法取得的歷史地位。
法律上,由於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沒有任期制,但中國國家主席有法定任期,因此2018年3月,中國全國人大完成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解決了習近平連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法律問題。
2022年7月14日大陸央視爲習近平冠上「人民領袖」稱號,成爲繼「偉大領袖」毛澤東和「英明領袖」華國鋒之後,第三位被官方稱爲領袖的最高領導人。這使得習近平黨內歷史地位上升到另一個高峰,進一步超越鄧小平。這個政治動作,爲習近平打破鄧小平所建立的中共權力繼承製度,邁向第三,甚至第四任期之路,墊上了最後一塊磚頭。
習近平長期執政意味着中共權力結構會有一段時間的穩定期,這或許是習近平想要親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但也卻留下了中共權力繼承製度這個未解的課題。
過去中共領導幹部要成爲國家領導人,需要擔任特定職務並通過相當完整的歷練,例如習近平在十七大「入常」後,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以及擔任國家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務,即是作爲「儲君」的養成訓練。
然而,習近平強勢且長期執政後,如何在制度上建立權力繼承製度避免重演中共「奪嫡」鬥爭歷史?更甚者,若是習近平執政期間因故不能視事,「三位一體」的權力結構意外地被拆開,那麼中共內部權力繼承爭議,還可能引發印太區域安全風險。
中共二十大召開在即,在習近平新時代的中共中央權力結構中,我們更要關注打破「七上八下」、打破「隔代指定接班」的習近平,如何爲中共建立新的接班制度。後習近平時代中共權力繼承能否和平轉移,這是習近平的挑戰,也是中共能否順利走向第二個一百年的關鍵,更是印太區域情勢的不確定因素。
(作者爲海基會前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