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共全會與拜習會後兵推系列六:習近平二十大的內外挑戰(劉大年)

臺灣爭取加入CPTPP,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將展開遊說。圖爲2018年CPTPP會員國在智利簽署協議。(美聯社)

2021年對於中國大陸是特別的一年。向來以黨領政的中國,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準備進入下一個一百年的挑戰,繼續朝「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軌跡前進。雖然大陸高調宣揚中國共產黨的成就,但對於過去政策失當所引發的問題則是避而不談。

2021年在十九大六中全會中,正式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確認習近平的歷史性地位,也爲在明年二十大會議中習近平的延任鋪路。中國由毛澤東、鄧小平進入到習近平新時代,習近平思想深入民間,但也有被外界批評是在進行造神運動。

2021年也是中國「十四五規畫」的起始年,在與美國經貿對抗,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產業分工下,中國形容世界遭受百年以來的最大變局,將「十四五規畫」視爲中國下一個百年奮鬥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雖然較早由疫情脫困,但也面臨成長趨緩、貧富差距擴大、金融市場風險升高、產業升級面臨瓶頸等問題,對中國經濟發展形成挑戰。

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雖然在經濟成長獲得重大成就,但是在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先富」原則下,使得貧富差距擴大,全球化加速及疫情使不均問題更加惡化。因此推動「共同富裕」成爲未來重要政策,也將是習近平二十大換屆後的主要挑戰,把「先富」轉變爲「均富」。

中國宣稱在2020年已經有近1億人脫貧,完成脫貧攻堅戰的目標,雖然外界對此成果有些存疑。脫貧下一步就是追求共同富裕,這與一般包容性成長差別不大,就是要使成長利益可以擴散到各層面。民主國家一般是透過經濟政策來促成,但是中國除了經濟手段外,更在高舉社會公平的大旗下, 透過所謂「自願公益捐贈」調節社會財富。此種「靠企業、分財富」,與以往共產黨靠「打土豪,分田地」起家的模式類似。

改革開放使大陸在某些制度上比資本社會更資本主義,當權派體認到過去寬鬆制度下對企業太過放縱,衍生太多問題,危及中國經濟體系及金融安定,所以必須踩剎車以降低衝擊。例如:政府直接進入企業董事會,強力限制補教業並推動雙減政策。另外,在官媒嚴厲指責網路遊戲是「精神鴉片」下,限制業者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的服務時間,這在民主國家更是匪夷所思的政策。

除了對內挑戰外,對外與美國霸權之爭是另一焦點,地緣政治興起使得美中對抗更加白熱化。美國對中國經貿圍堵,積極將中國由國際供應鏈排除,與中國紅色供應鏈分道揚鑣。美、日兩國日前共同宣佈新設「美日貿易合作架構」,以深化經貿合作。美國也將在2022年建構新的印太經濟架構,重振美國在本區域的影響力,目標也是直指中國。

中國也不甘示弱,除了利用「一帶一路」擴展影響力外,全力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在明年生效,最近中國也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顯見其企圖心。

總之,2021年中國對內是延續領導結構,推動經濟轉軌;對外則需在美國強力制衡、結盟的圍堵下,積極尋求突破。未來發展不但對於中國至爲關鍵,也將牽動兩岸關係及世界的格局。(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