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日趨接近 臺大教授唐欣偉:中美恐將纏鬥一段時間

臺大政治系副教授唐欣偉(左二)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以印太戰略爲題來解讀美國對中政策。(朱紹聖攝)

族羣與多元文化學會、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等團體28日舉行「兩岸交流35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臺大政治系副教授唐欣偉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以印太戰略的改變爲題來解讀美國對中政策。

延續前段臺大教授左正東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進入後冷戰時期的標誌,唐欣偉說,「1992年是個有趣的年份」,因爲1991年冷戰結束,剛好承接上。他表示,美國冷戰時期的對手是蘇聯,所以當時美國的戰略是以圍堵蘇聯爲主,而蘇聯瓦解後,美國暫時失去假想敵、進入空窗期,國際關係學界多稱這是美國單極獨霸的時期。

美國單極獨霸持續到何時?唐欣偉表示有爭論,但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認爲中國大陸已有取代當年蘇聯的資格,所以美國開始在思考過去圍堵蘇聯的方法是否要用來對付中國大陸。「新冷戰」的說法由此而生,具體來說,美國的戰略就是印太戰略。

中美的實力對比和政策有何關聯?唐欣偉以印太戰略爲例指出,2006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外相麻生太郎首次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構想,目的是把印度拉進來組成陣線,以對抗實力日漸增強的中國,「當時中國在實力上首度超過日本」,但由於中美在實力上仍有差距,所以美國對日本的提案並未表示興趣。到了2012年,美國在新加坡提出「亞太再平衡」,背景就是感受到中美之間的實力接近。川普執政時期推動印太戰略,更積極爭取印度加入。

唐欣偉表示,美國從一開始的漠不關心,到調動軍力部署,再到積極拉攏盟友的變化,都可以看出美國在區域戰略的改變都顯示出美中實力愈加接近。但他也指出,疫情過後,中國未來甩開美國的速度會變慢,雙方纏鬥的格局或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