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種! 林試所發表臺灣第一白松露「深脈」

黑松露(左)及白松露(右)。(遊升俯攝)

深脈松露成熟的子實體。(林試所提供)

深脈松露子實體縱切面。(林試所提供)

林試所所長張彬(左)及林試所研究傅春旭(右)。(遊升俯攝)

松露是全球饕客所追求的美食,特別是珍稀的優質白松露,市售平均每公斤60萬元,要價不菲。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今(5)日正式發表臺灣三十年來首見,亦是世界新種本土白松露「深脈松露」。林試所表示,林試所已成功開發培養技術,現正推動技術移轉,希望讓有興趣廠商一同參與臺灣白松露的開發及利用

臺灣的松露消費仰賴進口,近五年平均進口210公噸,主要進口地區大陸波蘭義大利

林試所從2014年起陸續發現5種新種的真松露,包括臺灣腔塊菌雲杉松露、小西氏石櫟松露、臺東松露,以及2017年所發現的深脈松露;因深脈松露氣味濃郁芬芳穿透力強,且子實體直徑可達3公分,相較雲杉松露大小僅約0.2至1.5公分,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故優先開發研究,成爲第一個正式發表的白松露。

林試所副研究員傅春旭表示,深脈松露是研究團隊結合林務局30多萬筆植被資料及林試所6400多筆土壤調查資料,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出松露可能出現的生態熱點地毯式調查才找到。因其孢子脈絡很深,兼具中文語感浪漫,故取名「深脈」。

林試所所長張彬表示,世界上人工生產松露較自然挖掘的多,林試所發展深脈松露的固態培養及液態培養方法配方,現在能在實驗室成功培養菌絲,未來就有機會朝人工生產邁進。

傅春旭指出,林試所也在進行松露寄主苗木的接種試驗,欲瞭解其寄主範圍,但因菌絲寄生到樹根,等到長成子實體需要8年時間,故現在將深脈松露培養技術技轉出去,希望和有興趣的廠商一起來,推動深脈松露的開發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