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中華民國生存發展的拐點──70年代保釣運動之1(李慶平)

1970年日本外相愛知揆一就所謂尖閣羣島發表一篇主權聲明後,國人認爲我海彊不容侵犯。中國時報爲介紹釣魚臺列島真面目,特派記者團前往採訪,且於9月2日上午9時30分,在釣魚臺列島升起了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並在國旗前方礁磐上書寫「蔣總統萬歲」5個大字。(姚琢奇攝)

美國休士頓大學周本初教授將其保存的12箱「保釣、統運」文獻資料捐贈給北京清華大學。圖爲捐贈的部分資料。(中新社)

1970年代初,在美國、臺灣、香港所發展的保衛釣魚臺運動,似乎很遙遠的事了,但對現今60、70歲,曾在美國留學及在臺灣讀大學的知識分子,因爲受過保釣運動的洗禮,對年輕時期參與過的愛國運動,仍留下一份激情、一份回憶、一份反思。50年的歲月,因時間的拉長,有了一定的距離後,可以將這一個爲爭國家主權、保國土的運動,看得更清楚,也可根據更多史實的披露,加以詮釋及評價。

保釣運動開始於1970年末,1971、1972年爲高潮期,主要的訴求就是反對美國預備在1972年5月15日將釣魚臺連同琉球羣島管理權(行政權)轉交給日本。雖然美國聲稱已認知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日本都聲明(日本稱尖閣羣島)對其擁有主權。美國認爲應由涉及爭執的國家解決之。

保釣運動的導火線是1970年9月15日,《中國時報》記者登陸釣魚臺,升旗勒石。沖繩當局奉日本政府及美國民政當局之命,派3名沖繩警察,赴釣魚臺將中華民國國旗除下。根據當時日本「時事社」的報導,這面國旗將由美國駐琉球的政府通過美國駐華大使館轉交給中華民國。

9月16日宜蘭漁民在釣魚臺附近作業時,遭日艦驅逐。9月21日琉球政府的巡邏艇在美國政府的同意下,兩度追逐臺灣漁船。9月21日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計劃撥3千萬日圓給琉球政府,在釣魚臺列嶼的一個小島上,建立一個無人管理的氣象臺。

這一連串新聞引起國內外關注,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的王曉波研究生,在1970年10月份的《中華雜誌》寫了一篇「保衛釣魚臺」的文章,11月傳到美國普林斯敦大學,這篇文章激起在當時念理工科的7位同學首次爲釣魚臺聚會,在胡卜凱的提議下擬在美國發起保衛釣魚臺運動。其後與創辦《科學月刊》的林孝信聯絡,獲得各地《科學月刊》聯絡網的支持,將各地發表的保釣文章迅速傳到美國各大學的中國同學會。其中普林斯敦、紐約、波斯頓、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加州柏克萊等地大學的中國同學〈以臺灣、香港留學生爲主〉,開始成立保釣團體,進行橫向串連聯繫。除了《科學月刊》,中國同學會及「大風社」對保釣運動蔓延也起了相當作用。

1971年1月,一個全美性質的中國留學生的保釣運動的雛形已形成,1971年1月29、30兩天,美國華人與留學生在紐約、華盛頓、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芝加哥六大城市,舉行第一次保釣示威,單以紐約爲例,就有1300多人加示威,主要對象是日本駐美機構。這是1950年以來,以臺灣留美學生爲主的愛國保土運動,首次在美國出現。

1971年3月中旬,包括田長霖、陳省身、趙元任、馬上庚、何柄棣、李遠哲、鄧昌黎、朱經武、張系國、余英時、虞華年、吳京生、杜維明、劉遵義、馬大任、李卓浩、林致平、項武忠等523位華裔學人上書蔣中正總統,對釣魚臺羣島爲中國領土,請政府保持堅定立場,抵抗日本新侵略。並在釣魚臺主權未解決之前,請堅決拒絕參加「中日韓聯合開發海底資源協定」簽訂會議。留美學人留學生保衛釣魚臺的同讎敵愾,表現在1971年4月10日在華盛頓、西雅圖、舊金山,舉行第二次保釣大示威,在華盛頓估計來了2500餘人,分別向美國國務院、日本駐美大使館,就釣魚臺主權問題提出抗議後,並向駐美大使館反映海外留學生對政府的期望。

1971年1月到4月保釣運動的示威及留美學人的上書,震撼了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也帶動了四一二示威以後,臺灣台大、政大、師大、淡江、海洋學院、逢甲等一連串的大學生保釣抗議運動。

1971至1972年間的保釣運動,是國民黨在大陸及臺灣執政時期所面臨的第三次大規模的學生運動。

第一次全國性學運是1935年12月9日的「一二九運動」,由北京燕京大學發起,學生要求政府一致對外抗日,漫延到全國各地大學,針對的是政府當時抗日戰爭期間「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

第二次學運是1946到1948年間的國共內戰期「反內戰、反迫害、反飢餓」運動,又一次形成全國各地學運反政府。兩次學運國民黨政府均未處理好,造成知識分子與政府對立。

70年代國民黨領導階層在處理保釣學運時,仍未能吸收過去兩次處理學運的失敗經驗,甚爲挽惜。

在美國保釣運動的參與者多是1930年代到1940年代出生的學人及留學生,成長於抗戰及內戰時期。從時代背景來看,臺灣在50年代及60年代間,外與中共軍事對抗,內部則實施戒嚴的時代,參與保釣的臺灣留美學生及在臺灣的大學生,共同經驗是在臺灣讀過大學後,內心深處總認爲自己是能代表社會良心的知識份子。在人權遭受踐踏的50年代,雖曾發生「自由中國」雷震事件,和60年代的臺大學生「自覺運動」,但是爲了防止中共滲透,這個年代的言論自由是受壓制的,反對力量只能曇花一現,形成所謂的「白色恐怖期」。也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爲「沉悶的時代」或「苦悶時代」。

50、60年代留學生大部分以留學美國爲主,在美國經歷了美蘇冷戰、甘迺迪總統及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被刺,反越戰的校園暴動,種族衝突及馬丁路德‧金恩牧師被刺,婦女及性解放運動,嬉皮及頹廢思潮。總之美國社會此際正處於非常動盪的時代,對臺灣來的留學生,無論思想和精神上都有深遠影響。

民國六十年保釣運動。臺大學生示威大遊行,向美、日使館遞抗議書,抗議美國將屬於中華民國的釣魚臺給日本。(中時報系檔案照片)

70年代初期臺灣本身面臨巨大時代挑戰,政府退守臺灣已有20年,與中共的軍事對抗逐漸降低,中國大陸毛澤東發起的文化大革命「造反有理、革命無罪」正在風起雲涌,全面展開。但國際形勢對臺灣卻甚爲不利,維持了20年的聯合國代表權席位,正遭到空前危機。1970年4月蔣經國飛赴美國見尼克森、季辛吉,希望鞏固中美關係及維持聯國席位,卻在紐約遭臺獨份子槍襲,顯示不同政治傾向的激進行動正在提升,臺灣內部矛盾增加。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訪中國大陸,7月季辛吉密訪北京,不到半年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席位於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老蔣總統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號召國人面對變局。1972年2月尼克森總統首次訪北京,9月日本與中共建交。

保釣運動產生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中華民國正在生存發展的拐點上,再加上臺灣內部矛盾激化,中央民意代表20多年來未改選,農民以肥料換谷問題,勞工工資偏低,省籍矛盾呈現,言論自由遭受遏制;保釣的興起,遂讓內外矛盾找到激化的平臺。

(前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