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的嘉科園區蔗田是環頸雉棲地 棲地轉移生態人士觀察現況曝

嘉科園區預定地臺糖太保農場,去年公共工程動工,蔗田有列入二級保育類的環頸雉族羣棲息活動,園區施工,棲地轉移到毗鄰蔗田,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發現環頸雉全家福,母鳥帶小環頸雉出遊覓食,小飛行有趣畫面。圖/蘇家弘提供

嘉義科學園區預定地臺糖太保農場,通過環評,去年公共工程動工,預定地蔗田有列入二級保育類的環頸雉族羣棲息活動,園區施工後,棲地轉移到毗鄰蔗田,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繼發現1只公環頸雉左腳掌斷掉,求生意志強,有如生命鬥士,日前繁殖期,發現環頸雉全家福,母鳥帶小環頸雉出遊覓食、飛行有趣畫面。

嘉科園區是嘉縣轉型農工大縣重要指標,本屆縣長選舉期間,嘉科園區環評未通過初審,曾遭藍營候選人王育敏批評,開發單位南科管理局按環評委員意見,重新補充資料送審過關。南科局說,施工期間將針對環頸椎鳥巢調查,在4至7月繁殖期監測頻率2週一次,調整園區綠地範圍或訂定園區西側產業用地相關綠地規畫,將西側靠近故宮南院景觀衝擊納入考量,加嚴放流水重金屬鉛濃度。

蘇家弘說,早上觀察有7、8只環頸雉,母鳥帶小環頸雉出遊覓食、小飛行,環頸雉公鳥一直鳴叫,環頸雉棲地觀察記錄,拍攝環頸雉8只出來覓食,母鳥帶2只鶵鳥出遊覓食,公鳥一直鳴叫聲25次,他觀察記錄快13年了,因每個棲地一直縮小,過幾年要看到的機會更難了,嘉科園區就在附近。

環頸雉俗稱「啼雞」,又叫雉雞,屬臺灣特有亞種,雄鳥體長80公分,雌鳥60公分,雄鳥身體顏色多彩豔麗,環頸雉是二級保育類的特有亞種鳥類。雄雉羽色華麗,頸部白色頸環與具金屬光輝綠色頸部,形成強烈對比;雌雉身穿樸素,大致爲淡褐色,背部密佈暗褐色斑點,是自然保護色。

嘉科園區預定地臺糖太保農場,去年公共工程動工,蔗田有列入二級保育類的環頸雉族羣棲息活動,園區施工,棲地轉移到毗鄰蔗田,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發現環頸雉全家福,母鳥帶小環頸雉出遊覓食,小飛行有趣畫面。圖/蘇家弘提供

嘉科園區預定地臺糖太保農場,去年公共工程動工,蔗田有列入二級保育類的環頸雉族羣棲息活動,園區施工,棲地轉移到毗鄰蔗田,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發現環頸雉全家福,母鳥帶小環頸雉出遊覓食,小飛行有趣畫面。圖/蘇家弘提供

嘉科園區預定地臺糖太保農場,去年公共工程動工,蔗田有列入二級保育類的環頸雉族羣棲息活動,園區施工,棲地轉移到毗鄰蔗田,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發現環頸雉全家福,母鳥帶小環頸雉出遊覓食,小飛行有趣畫面。圖/蘇家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