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資料覆蓋率僅剩20% 特生中心:鼓勵民衆一起來補足

缺乏資料的地方,尚需公民科學的力量協助補資料。(特生中心提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建置的「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一路蒐羅過去到現在超過1700萬筆的生物分佈資料,2000年至今覆蓋的陸域面積已上升到78%,成長近2倍。然而剩餘的20%陸域面積尚無任何生物資料,特生中心鼓勵民衆登山出遊不忘爲臺灣的野生動植物留下紀錄,讓國人更認識在臺灣的美麗物種。

特生中心今(5)日舉辦「臺灣的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成長與空缺」記者會,過去20年至今,生物時空分佈資料陸續被上傳至資料庫,逐漸地填補臺灣陸域空間上的資料空缺,其中「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網站透過生物資料覆蓋臺灣陸域的分佈圖,可以明顯看出整個臺灣逐漸被生物資料覆蓋的過程。

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表示,就資料量而言,臺灣是亞洲地區第二,輸給印度的近4000萬筆,從一開始只有道路網絡的區域有生物資料,逐漸的西半部平原農耕區域以及淺山區域也開始有資料紀錄,目前僅剩20%左右的陸域面積沒有任何生物資料,不過有道路且人可以輕易到達的區域僅剩下2%,民衆可以把這些道路可及的區域視爲某種尚未探索的秘境,也許可以發現這些地點預料之外的生物。

楊嘉棟說,TBN的生物資料能有這樣的成長,與這幾年公民科學的蓬勃發展,還有持續推動開放資料以及農地生物保育有關,特生中心以及許多提供開放資料的政府機構、學術單位、民間組織功不可沒,可說是衆志成城。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柯智仁指出,不同類羣的生物資料有極大的紀錄數量差異,陸域脊椎動物如鳥類、哺乳類等就佔了整體資料71%,但比較不容易觀察與記錄的水域生物,如魚類與水棲昆蟲等僅佔整體資料的5%,期盼未來透過舉辦更多特定地區、特定生物類羣的公民科學調查活動,鼓勵大家一同來爲臺灣的野生動植物留下紀錄,每筆紀錄都有可能是未來科學研究、土地永續利用的最佳立基。

柯智仁說,民衆若想到這些地方回傳紀錄,可優先挑選較少資料的水域生物類羣上傳,更可以幫缺少觀察的生物類羣增加資料,畢竟人可活動的範圍也是工程潛在開發的區域,事先補足這些區域尚缺的生物資料,就可以降低工程開發踩雷的風險,減少重要的棲地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