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級高幹在中央黨報公開表達“不滿”: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世象紛紜惑眼眸,頭銜炫耀引君憂。價值導向何方去,且聽高幹話緣由。”嗨,各位朋友!今日要跟大家聊聊一件頗爲引人深思的事兒,一位省部級高幹竟在中央黨報公開表達內心的“不滿”,就像平靜的湖面投入一顆巨石,泛起層層漣漪,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些社會現象背後隱藏的問題。

多年前,著名散文家、學者、記者、新聞理論家樑衡,這位曾任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且以“敢言”聞名的人物,寫下了《享受豈能是頭銜》一文,並於 2014 年 12 月發表在《人民日報》上。文中所提及之事雖看似微小,卻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價值導向與風氣的大問題。

咱們常常在報刊、會議或者名片上看到這樣的介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甚至在追悼會上都不忘加上這一條。這“津貼”制度誕生於 20 多年前,當時的知識分子待遇普遍不高,生活頗爲拮据,國家爲了體現對知識和人才的重視,特爲一部分精英人才發放津貼。這本是一項暖心之舉,可誰能想到,後來竟演變成一些人用來炫耀的資本。動不動就把“我享受國務院津貼”掛在嘴邊,類似的還有“享受正部級醫療待遇”之類的說法。

我曾和一位老學者聊起此事,他無奈地搖搖頭說:“這津貼本是國家對咱們的照顧,怎麼就成了一些人顯擺的工具了呢?”的確,津貼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一種生活補助。正常來講,一個有自尊心的人若是接受了他人或者政府的補助,應該是心懷感恩,低調行事,並且加倍努力工作纔對。可現在呢,完全反過來了,把“津貼”當作金字招牌,四處宣揚,印在名片上,登在報章裡,實在是淺薄之舉。而且這種現象文科領域比理科更爲常見,書畫界更是其中的“重災區”。媒體也在不知不覺中跟着起鬨,推波助瀾。

這就好比一位首長,在單位享受小竈待遇,出行有小車接送,這只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罷了。要是每次開會或者印名片時都寫上“享受小竈、小車者某”,那豈不是貽笑大方,哪裡還像個首長的樣子?

我還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大學教授寫了一本書稿,投給某出版社後數月沒有迴音,於是他寫信去催問。這封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告知出版社自己某日寄了某稿,詢問進展情況。可這落款卻極爲誇張,羅列了 20 多個頭銜,其中“享受津貼”的字樣格外醒目,足足佔了大半頁紙。而那位出版社的編輯也很有個性,回信時先用大半頁紙原封不動地抄下了這 20 多個頭銜,然後才稱呼某某先生,正文卻只有一句話:“水平不夠,恕不能用。”我想,當時這位編輯在寫回信的時候,內心肯定充滿了厭惡與輕蔑。他所說的“水平不夠”,恐怕不僅僅是指文稿的水平,更是對這位教授這種虛榮心態的一種迴應。

回想起我當年在基層當記者的時候,經常去跑鄉村學校。那些在最基層默默耕耘的鄉間知識分子,生活十分困難,常常爲了柴米油鹽發愁。縣裡重視人才,特意批准一些老教師每逢重大節日可以享受二斤豬肉的供應。可我從未聽到過有哪位教師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會說“享受豬肉二斤”。他們雖然生活困苦,但卻有着知識分子的風骨和自尊,腳踏實地地教書育人,從不會用這點小福利來標榜自己。

再看看居里夫人,她可是唯一一位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這是多麼偉大的成就啊!但她卻從未拿這個獎來炫耀自己,甚至還把金質獎章送給小女兒當玩具,任其在地上踢着玩。這纔是真正的大家風範,不被名利所束縛,專注於科學研究本身。

無論是大知識分子還是小知識分子,無論是做事還是做學問,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要腳踏實地,不能欺世盜名。我們常說,知識分子是國家和社會的精英。所謂精英,應該是思想上的精華,品德上的楷模,學有所長且能潛心鑽研,是社會的脊樑,公民的榜樣。可如今,區區一項津貼,卻被人念念不忘,拿來當作虛名炫耀,這豈是知識精英該有的作爲?

國之強盛,首先在於國民素質的提升;國民素質的提升,關鍵在於精英階層的引領。可如今精英階層都如此浮躁虛榮,社會上的泡沫該有多少啊!國家的發展實在令人擔憂。就像一位資深評論家所說:“精英之浮,如大廈之蛀蟲,侵蝕着社會的根基。”

我不禁設想,如果有人出國時也印一張“享受”字頭的名片,那會怎樣呢?一是外國人可能看不懂,二是萬一真看懂了,那可就丟人丟到國外去了,嚴重損害了個人乃至國家的形象。

我們常常批評世風浮躁,抱怨青年人不夠成熟,文藝圈太過浮淺,幹部缺乏學識等等。但殊不知,精英階層的浮躁虛榮,纔是真正的社會危機所在。知識分子究竟該如何正確對待名利,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深入思考的問題。

親愛的讀者們,在你們身邊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頭銜炫耀現象呢?你們認爲該如何改變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讓知識分子迴歸到應有的價值追求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