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舊換新”滿一月:成功簽訂35套,首個案例已完成

4月23日,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以下簡稱“深房中協”)聯合開展深圳商品住房“換馨家”活動。時隔一個月,深圳“以舊換新”的效果如何?

“以舊換新”項目增加至55個

據深房中協數據,截至5月17日,參與“換馨家”活動的開發項目由首批13個,已增加至55個;參與“換馨家”活動的房地產經紀品牌增至33個,相當於全市超80%的房地產經紀機構(1200餘家中介機構)均參與到“換馨家”以舊換新活動中。

具體來看,參與到“換馨家”的項目覆蓋了深圳8+1區,福田有三個項目,南山8個項目,寶安有9個項目。其中在售均價最低的項目爲位於深汕的書香雅苑,均價低至約1.19萬/㎡起。

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首次將合規房地產自媒體納入活動範疇。近日,“換馨家”還新增了16家經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認證的合規房地產類自媒體參與,在活動中發揮新型房地產自媒體端的渠道優勢,活躍市場。

諮詢量近9000,35套房源已簽訂

據深房中協,通過對參加“換馨家”活動的房地產中介機構調研統計,截至5月17日,消費者共諮詢8945人次,涉及25個項目,佔參加活動總項目45%;其中轉化成帶看1501人次,涉及21個項目,佔總項目38%;最終,成功通過活動簽訂新房訂金協議(成交)35套(其中已有一套完成了“舊房”的出售)。

據樂有家消息,首宗“以舊換新”成功案例誕生於綠景白石洲項目,一名置換婚房的客戶,於4月下旬參與樂有家“以舊換新”活動,意向換購綠景白石洲110平方米3房,隨後通過樂有家成功賣出了其位於南山的54平方米小戶型。

該筆“以舊換新”成功案例已經完成舊房過戶,新房在進行後續流程中。據瞭解,截止到5月19日,樂有家與綠景白石洲合作的“以舊換新”類別簽約20單,成交金額約3億。

深圳的“以舊換新”政策執行順利的背後,一方面同市場環境密不可分,在房產交易週期較長的當下,“以舊換新”模式可以加速舊房的交易,在流程上取得效率。另一方面,爲鼓勵廣大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能積極響應此號召,協會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聯合倡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按約定在購房價款、佣金等方面向換房人提供優惠方案;對換房成功的,中介機構可在新房交付前爲換房人提供租房佣金優惠等服務。通過聯動措施,切實降低換房成本。

多地“以舊換新”持續推進

繼深圳、上海之後,廣州也加入了支持“以舊換新”的行列。5月22日,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出住房“以舊換新”活動倡議書。據披露,活動首批共發動廣州全市122個房地產項目和12家房地產中介機構參與,並持續半年時間,自2024年5月25日~2024年11月24日。

過去一段時間,鄭州、長沙、南京等多個核心城市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住房“以舊換新”來消化存量房產,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表現並不完全一致。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2024年5月20日,全國已有超60城推出住房“以舊換新”措施,具體可分爲“國企收舊換新”和“中介優先賣”兩種主流模式。其中,“中介優先賣”模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運行情況,在當前“買方市場”下,該模式中二手房出售環節的不確定性較大,目前整體效果較爲有限。與之相比,“國企收舊換新”已有城市取得一定效果。

“國企收舊換新”模式是由國資平臺直接收購業主二手房,業主再去購買新房。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蘇州、南通啓東、宣城、無錫、黃石、南京等城市均推出了“國企收舊換新”政策,尤其以江蘇城市居多。

以南京爲例,4月27日,南京安居建設集團發佈《南京安居建設集團關於存量住房“以舊換新”試點活動的公告》。截至5月8日,南京安居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舊換新”意向登記已超過3700組,有效登記達到3044組,完成新房意向認購數量達到365組。

對比來看,當前深圳採取的“中介優先賣”模式顯然效果較爲有限。因此業內認爲,當前不少城市“以舊換新”“收舊換新”政策仍有一定的優化空間。

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建議,以舊換新本質上是爲了促進成交,如若在成交過程中,適度降低二手房交易增值稅(免徵年限由5年降低至2年)、一二手房買賣契稅等稅費成本,尤其是置換需求給予契稅優惠政策(賣舊的契稅可以抵扣買新的契稅),或許更能促進一二手房交易聯動。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孫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