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際軌道建設進度怎樣了?一起走進地下隧道去看看

6月30日,深中通道開通試運營,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逐漸變成現實。公路間的來往越來越便利的同時,城際鐵路的建設也在加速。

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中,深圳城際北聯穗莞惠、南聯香港,承擔着“承上啓下”的關鍵角色。隨着“灣區地鐵一號線”的開通,深圳城際鐵路建設進展愈發受到關注。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獲悉,目前深圳共有四條在建城際軌道線(不含高鐵),包括穗莞深城際、深惠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深大城際。日前,羊城晚報記者走進深圳在建城際鐵路地下隧道,實地探訪城際鐵路建設最新進度。

現場直擊:“鋼鐵巨獸”日夜掘進

機器轟鳴,熱浪滾滾。6月28日上午,深惠城際鐵路大鵬支線(以下簡稱大鵬支線)燕子湖站施工現場一片繁忙。地面上的工人們正在將一片片的混凝土預製管片吊裝、輸送到地下25米的隧道內。另一側,大型機械正在將隧道內碎化處理過的渣土傳輸至地面。

大鵬支線工程線路起於龍崗區龍城站,止於大鵬新區新大站,全長39.387公里,共設6座車站,遠期還將北延至東莞虎門。燕子湖站是深惠城際鐵路大鵬支線與深圳地鐵16號線的換乘站,該站地下共三層,主體已於6月13日完成封頂。記者來到地下三層,碩大的雙孔隧道映入眼簾。“城際線時速可達160公里,因此比常規的地鐵隧道更大,建設要求也更高。”深鐵集團大鵬支線項目副經理餘先知告訴記者,城際線站點之間的區間也更長,通常都在6-7公里,常規地鐵區間在2公里左右。

“此刻,我們的盾構機正在距離燕子湖站1.5公里的隧道深處。”說着,餘先知領着記者往隧道深處走去。隧道內風聲很大,溫度明顯低於地面。爲給隧道內降溫和供應新鮮空氣,隧道上方裝有一個大型管道負責通風。隧道側面,一條從隧道深處延伸而來傳輸線將碎石渣土不停地往洞外傳送。

中交深惠城際大鵬支線總經理部黨支部書記劉東峰告訴記者,大鵬直線地質複雜,盾構區間50%區段近10公里在岩溶發育地段,在工期上較其他項目延長。爲保證進度,全線現在有16臺盾構機不分晝夜掘進,8月底還將始發兩臺,達到18臺。

走了十多分鐘,記者終於見到了盾構機。這臺價值數千萬元、長100多米的地下“鋼鐵巨獸”,實際只有1名工程人員在操控,加上日常維保人員,一共也只有7、8人。每天可完成10.8米的隧道掘進並鋪設隧道之“盾”(混凝土預製管片)。“如遇到岩石地層,掘進速度會降低。”劉東峰說。

劉東峰介紹,大鵬支線目前5座車站已封頂兩座,剩餘車站均已滿足盾構始發和接收條件,位於新大站的存車場主體結構已完成48%,預計年底實現封頂。

目前進度:四條城際線12座車站實現封頂

6月25日,深圳市軌道交通發佈消息稱穗莞深城際機場至前海段機固盾構區間左線順利貫通,標誌着國內城際鐵路最長海底隧道實現雙線貫通。記者瞭解到,穗莞深城際建成後,將與深圳密集的地鐵網絡實現接駁,不僅深圳市民可以乘坐地鐵順利抵達灣區其他城市,灣區其他各地居民也可直通深圳寶安、前海、皇崗口岸,並與香港地鐵實現接駁。

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獲悉,目前深圳共有四條在建城際軌道線(不含高鐵線),包括穗莞深城際、深惠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深大城際。四條城際線路共新建33座車站,截至目前,12座實現封頂;109臺盾構機,累計始發90臺;盾構區間333公里,累計掘進112公里;礦山法隧道(採用人工挖土施工的隧道)建設管理長度58公里,累計完成25公里。

未來規劃:深廣中軸城際串連城市中心

5月26日,廣佛南環、佛莞城際鐵路正式投入運營,與已運營的莞惠、佛肇城際串聯貫通,共同構築起一條258公里,自東向西連接惠州、東莞、廣州、佛山、肇慶的灣區東西向主通道。這條鐵路線也被網友稱爲“灣區地鐵一號線”“灣區大號地鐵”。

深圳未來也有接駁“灣區地鐵一號線”計劃。事實上,穗莞深城際已開通至深圳機場站,該線路可在東莞西站換乘“灣區地鐵一號線”,更令人期待的是,根據深圳在建城際軌道以及遠期的規劃,未來深圳將有三條城際線與“灣區地鐵一號線”實現接駁。

其中,穗莞深城際從西面接駁“灣區地鐵一號線”東莞西站,深惠城際則將從東面接駁“灣區地鐵一號線”的瀝林北站。目前深惠城際已完成部分車站的封頂,多臺盾構機順利始發。記者獲悉,深惠城際惠州段目前尚未開工,根據惠州市交通運輸局回覆的內容,深惠城際坪地至瀝林北段正在開展工可及項目前期專題研究,力爭於2028年建成通車。

另一條起自深圳市機場T4站、終至坪山區聚龍站的深大城際,已於今年6月進入“四盾齊進”階段,預計將於2026年建成。屆時,深圳東部與西部、中部之間的快速聯繫將進一步加強。

不僅如此,根據《珠三角城際軌道深圳地區佈局規劃》,深圳還有一條規劃中的城際線路將在松山湖與“灣區地鐵一號線”實現接駁,即深廣中軸城際。線路起自皇崗口岸,沿線串聯福田中心區、龍華中心、光明科學城、松山湖、莞城中心,終點至廣州天河中心區。目前,深廣中軸城際鐵路正進行預可行性研究。

文|記者 宋王羣圖、視頻|記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