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潛急速浮升 當心引發潛水夫病

減壓症又稱潛水夫病,好發於水底工程者,在從事高風險深潛活動民衆中也可能出現。(讀者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炎炎夏日,不少人會選擇水上活動好消暑,潛水也是熱門的項目之一,但若未依標準程度進行,當心「潛水夫病」上門!專家表示,人在深潛呼吸時,氮氣會溶解在血液中,形成微小的氣泡,若上岸太快,就如同突然打開的汽水,氣泡突然溢出,嚴重恐導致中風、氣胸,甚至死亡,提醒潛水民衆務必遵守標準程序,一旦發現疑似發病者,第一時間要讓對方平躺、提供氧氣,並儘速送醫,而潛水後的24小時,也別搭飛機回家,以免高空壓力引發潛水夫病。

減壓症又稱潛水夫病,好發水底工程者,從事高風險深潛活動者也可能出現。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臺灣急診醫學會野外醫學委員會副主委黃明堃表示,潛水許多人都會揹着氧氣瓶,呼吸時會有氮氣溶解在血液中,形成微小的氣泡,若照正常速度慢慢釋放,就不會產生疾病和症狀,但若上岸太快,就如同突然被打開的汽水,因氣泡突然溢出,產生減壓症。

黃明堃指出,輕微的減壓症患者,會刺激免疫反應,出現皮膚癢、關節疼痛、皮膚紅疹的症狀,但若是較嚴重者,則會出現栓塞,進而導致中風、呼吸衰竭、氣胸,甚至死亡。夏天從事潛水的人口多,但國內一直都缺乏相關疾病的統計,原因是潛水意外發生後,除非進行解剖,否則就無法確認是否是減壓症引起。

要避免憾事出現,黃明堃提醒潛水者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上岸,在潛水後的24小時,也別搭飛機回家,以免高空的壓力對身體造成影響。若是連續多日潛水者,則建議48小時內都別搭飛機,如果身處離島,建議搭船回到本島。

若在潛水後出現半身、手腳的局部無力,或是中風、意識不清、嚴重眩暈等嚴重減壓症前兆,黃明堃提醒同行者,應第一時間讓對方平躺,提供氧氣,並儘速送醫,對於前往救護的人員,也要特別提醒患者曾經潛水、在多深的地方待了多久,讓對方知道有減壓症的可能,以利轉送到有資源的醫院,接受高壓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