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聚兩會|人口形勢發生轉變,委員建議逐步推進幼兒教育普及免費

我國幼兒教育應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國華將提交一份題爲《關於推動幼兒教育優質發展及普及免費的建議》的提案,建議逐步推進我國幼教從“普及普惠”到“普及免費”。

提案指出,當前,我國人口形勢發生了重要轉變。2023年,新生人口數量已不足1000萬。2022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8.92萬所,比上年減少5610所,下降1.90%。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地區停止招聘幼教老師,縮減編制,還有不少幼托機構因招生不足,出現關、停、並、轉的情況。

“幼兒教育目前面臨的問題正是一個契機,應全面推動幼兒教育高質量發展,幼兒教育普及免費。”提案進一步分析認爲,此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投入的收益較大。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幼兒階段是身體發育、語言、認知能力發展最快速的階段,也是初步形成基本是非觀念、道德意識和家國情懷的重要階段。我們常說的“三歲看老”其實就是基於兒童早期發展的一種總結和歸納。

二是有助於彌補結構性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幼兒園普遍存在教育設施配套不足,教育教學所需的教具、活動器材欠缺,城鄉教師資源不均衡,師生比不達標,教師待遇不高等問題和矛盾。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幼兒教育的投入,而隨着我國人口形勢的變化,生均經費有望大幅度提高。

三是有利於降低養育成本。養育成本較高是我國新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數據,孩子到18歲的養育成本是人均GDP的6.3倍,幾乎是全球最高。按照2023年902萬新生人口規模,以普惠幼兒園入園比例測算,每年保教費約爲150億元,而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基金已達250億元。故幼兒教育普及免費是降低養育成本的可行舉措。

四是有效提升幼兒教育體系的地位。目前社會上還有相當部分人認爲幼兒教育屬於服務行業,把幼兒園當成了收費看孩子的場所,對比中小學教師沒有給予足夠的尊重和重視。 推進幼兒教育普及免費,能夠扭轉幼兒園以家長需求爲主導轉向教師專業引領爲主導的幼兒教育體系地位。

針對上述問題,這份提案提出了四項具體建議:

第一,逐步推進幼兒教育普及免費。以上海爲例,公辦一級幼兒園每月收取保教費225元,其他地區普惠型幼兒園一個月的平均保教費也在200-300元之間。因此,建議推進我國幼教從“普及普惠”到“普及免費”,免除幼兒園階段的保教費,可繼續收取餐費、幼兒用品費,爲其逐步納入義務教育打下基礎。

第二,持續解決結構性問題。建議持續關注結構性問題,加強教育設施配套,保障教師待遇,促進城鄉均衡發展。按照教育部2013年出臺的《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規定,全日制幼兒園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保教人員與幼兒比應達1:7-1:9。這已經是11年前的標準,建議結合當下的形勢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適時合理修訂《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進一步降低師幼比,提高教育質量。

第三,加快推進保教一體,降低生育負擔。建議加快推進幼兒園保教一體建設,拓展幼兒園增加托兒服務功能,全面允許2歲幼兒入托。在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向下延伸,試點開展1歲半幼兒的托育服務。依託現有幼兒園進一步完善生育支持體系建設,切實降低人民羣衆的生育負擔。

第四,促進教師全方位發展,培養保教一體和具有育嬰資質的人才。建議加大對幼師的職前和在職教育,不僅要重視學歷教育,還要根據目前托育一體化的趨勢,在培養教師過程中重視保育技能、育嬰能力的培養,打造具有教師和保育員雙資質的人才隊伍,提高育嬰師資質的教師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