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密度超過全國標準 衛生局攜手高雄熊合拍影片尋找AED

衛生局攜手高雄熊合拍影片。(高市衛生局提供/楊舒婷高熊傳真)

爲營造健康城市,高雄市積極推動轄內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簡稱AED),截至112年止,已達2,439臺,密度達到每十萬人口89.09臺,超過全國平均61.27臺,設置在觀光旅遊地區的AED則近60臺。衛生局也攜手高雄熊拍攝「一起來找AED吧!ft.高雄熊」,教導民衆如何找尋AED。

意外總來得比較快!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稱爲「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是一臺能夠自動偵測傷病患心律脈搏、並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儀器,因爲使用的方式相當容易,開啓機器時會有語音說明其使用方式,並有圖示輔助說明,就像使用「傻瓜相機」一樣簡單,所以,坊間稱之爲「傻瓜電擊器」,一般民衆皆可操作。當意外發生時,第一時間搭配CPR及使用AED,有機會將存活率提升2倍以上。

爲了讓國人更瞭解日常生活中AED的設置位置及查詢方式,衛生局特別邀請高雄最萌代表高雄熊,偕手拍攝推廣影片,並融入高雄市熱門觀光景點,以貼近民衆生活;歡迎加入衛生局「雄健康臉書粉絲團」,搜尋影片「一起來找AED吧!ft.高雄熊」;也可直接點選連結網址觀看。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衛生福利部於2013年5月修正「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公共場所」規定,目前共有10大類公共場所都必須設置AED,也包括高雄市許多知名觀光景點,如駁二藝術特區、澄清湖風景區、文化中心等,保障休憩民衆的生命安全。

此外,高雄市自102年起開始推動安心場所認證,針對設有AED且70%以上員工接受過90分鐘以上CPR+AED教育訓練的場所核發「安心場所證書」,民衆可在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隨時檢索地圖。目前衛生局暨38區衛生所均通過認證,全市通過安心場所認證計達534處,讓市民在洽公、遊樂時都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