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釋放資金 更要釋放生產力
旺報社評
大陸將「連續數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發行規模初定1兆人民幣。大陸並非第一次發行長期特別國債,宣示「連續數年發行」則是首次,背後代表財政政策將長期寬鬆,希望創造一個可預期、穩定的投資環境。
財政寬鬆 有利投資環境
大陸曾三次發行特別國債,第一次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發行規模2700億人民幣,以補充四大國有銀行資本金。第二次是2007年全球金融海嘯前夕,發行1.55兆人民幣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活用外匯儲備應對危機。第三次是爲因應新冠疫情衝擊,發行1兆人民幣用於抗疫相關支出。
特別國債與一般國債不同,其發行需具有特定目的,限定專款專用,並不計入當年財政赤字,無須調整中央預算。特別國債是應對特殊事件的財政工具,屬於救火性質,希望在特定時機發揮穩定社會及經濟的作用。
不過,迴歸本質,特別債還是債,不能免除償債的義務與責任。特別國債雖不計入國家財政赤字,但還是要納入債務餘額統計,若無所節制,國家財政將長期惡化,這是「連續數年發行」備受關注的理由。把非常時期的手段當成常態性作法,引起財政穩健會不會跟着流失的疑慮。
讓數字來解惑,根據大陸財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0兆人民幣,佔GDP比重約23.8%,債務情況相當良好。即使將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0.7兆人民幣納入,整體債務佔GDP比重提高至56.1%,但美、英、法、日等先進國家動輒在100%以上,距國際普遍認知的60%警戒線仍有一段距離,顯示大陸在財政政策的運作上,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大陸2023年經濟成長率5.2%,遠優於預期,今年前兩個月出口也出奇的好,比去年同期增長7%,但不容否認,大陸經濟仍處於逆風狀態。從生產製造到消費投資,都有需求疲軟或成長趨緩的問題。具景氣領先意味的製造業PMI,已連5個月落在景氣榮枯線50以下,顯示廠商對未來景氣的判斷保守,不願積極下單備貨。
消費已取代投資成爲大陸經濟的中流砥柱,但受景氣不確定,加上房市及股市持續低迷,財富效果大爲縮水,經濟成長動能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準。依據人民銀行鍼對城鎮儲戶所做最新調查,58%大陸居民傾向多儲蓄、少消費,對比疫情前2019年45.2%,可知消費意願衰退程度驚人。
提振經濟 民企不可或缺
根據人民銀行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截至2024年1月底止,大陸住戶存款規模達139.5兆人民幣,2019年底81.3兆,4年間增加58.2兆。新增住戶存款大多以定期存款方式存入,比重高達82%。這意味大陸利率持續下行,存款利息減少,但大家還是寧願多儲蓄、少消費,無形中拖累經濟表現。
投資不振及消費低迷情況下,透過擴張性財政政策,如發行特別國債來刺激經濟,是合理的政策選擇。若動能不足問題來自民間,就更需要由政府點火。過去三次特別國債發行經驗,已經證明此一模式可行。
但北京仍須留意,特別國債終究是寅吃卯糧,是政府拿未來納稅人的錢來融通當前財政支出,一旦成爲常態性工具,將增加政府債務風險。根據經濟學李嘉圖等值定理,若大陸民衆與企業預期政府發行特別國債,將增加未來的稅負,就會讓擴張性財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經濟成長與債務舉借之間的平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階段爲加速推動產業鏈優化升級,確保經濟運行持續好轉,確實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發債勢不可免。相較歐美先進國家,大陸有較大的舉債空間。但隨着債務持續積累,相關風險就不能輕忽,舉債要創造足夠的財富,經濟纔會健康。
錢與人是經濟發展兩個重要元素,無論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經濟就要釋放生產力,讓人創造最大生產力。大陸改革開放至今GDP增長曲線清楚告訴我們,民營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藍圖。提振經濟,擴大發債之餘,更要釋放民間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