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留給臺灣的最大、最後善意
旺報社評
賴清德就職前夕,習近平藉由會見馬英九,將九二共識核心意涵擴展爲「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將兩岸對話的前提放寬到「不分裂國家、認同兩岸是一家人」。民進黨常喊話大陸「兩岸協商不應預設政治前提」,習近平應是聽到了,修正後的對臺論述,事實上已不再拘泥於政治前提。那麼,賴清德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習釋善意 有商有量
習近平在最新對臺論述是陸方對臺灣姿態最謙卑、情感最溫暖,也是「退到不能再退」的最後柔性呼喚:第一,兩岸固然制度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共享中華文化,雙方應在共同民族文化之上,擱置政治分歧,恢復和平發展;第二,只要兩岸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兩岸就是一家人,平常多來往,有事好商量。
習近平的「家國情懷」論述,超越兩岸政治符號、制度理念的爭議,可以看出巨大善意和空間:首先,習近平提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概念,形同尊重並接受「兩岸同屬中華民國」或「大陸地區爲中華民國領土」的主張,就可以視爲符合九二共識核心意涵,而這些主張本來就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白紙黑字的法律語言。
其次,習近平新增「不分裂國家」作爲兩岸對話、協商的前提,潛臺詞是:只要承諾維護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無意修改「大陸地區屬於中華民國領土」的法律界定,就不存在「分裂國家」的問題,等同於尊重「兩岸同屬中華民國」的現狀。可見,習近平在賴清德上臺前提出新論述,應是吸取了8年前將蔡英文兩岸論述視爲「未完成答卷」的經驗和教訓,期待雙方相向而行。
最關鍵點在於,無論是表態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否,還是以何種方式表述「兩岸同屬中華民國」的修辭,大陸最看重的是,賴清德能否正面闡述「臺灣是中華民族一分子」或「臺灣社會以中華文化爲主體」的共識。這是因爲,在大陸看來,如果承認自己屬於中華民族(中國人),即便有國號、體制、價值之爭,也屬於「內部矛盾」,並非不可接受,更無須兵戎相見;但是,如果否認自己的中華民族血脈與意識,就會變成無法容忍的「非我族類」。
這也戳中臺灣社會的痛點:一旦牽扯政治,「臺灣人」和「中國人」就變成對立和互斥的兩個概念,在「中國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之間畫上等號;但若把政治放到兩旁,幾乎所有臺灣人都講中國話、吃中國飯、念中國書、拜中國神,即便原住民族,絕大多數也早已融入中華文化。從民族文化角度看,臺灣人當然是中國人,從民意調查結果來看,也有六成臺灣人認爲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
賴難拒絕 民族共融
獨派主張「中華文化是臺灣多元文化一部分」,那不能否認「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主體」的事實。事實上,獨派念茲在茲的「正名」,正源於儒教文化「名不正則言不順」,民進黨所謂「去中」,完全貫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邏輯。更何況,綠營政治人物造勢場合,最常跑的是屬於閩南文化的宮廟,最習慣把縣市長稱爲「大家長」,說明在民主政治話語的包裝下,依舊是家天下的傳統思維內核。
兩岸形成如今的隔閡,一部分源於歷史,另一部分源於現代化路徑的選擇。兩者之間其實存在深刻的內在聯繫,正是因爲中華民族在一百多年前落後於西方工業文明,難敵歐美日的船堅砲利,才導致落後捱打、國土割裂、內亂頻發的悲劇,而臺灣現代化進程發跡於晚清,推展於日據,1949後又沿襲五四運動後的自由主義、資本主義道路,這種特殊性,本質仍是中國人「兄弟之爭」,若以中華民族高度視之,依然有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可能。
21世紀過去20年,「百年變局」正以全球化退潮、戰亂捲土重來的兇猛之勢襲來,但不幸中的萬幸是,兩岸沒有爆發戰爭,未徹底陷入軍事敵對狀態。最寶貴的默契是,兩岸再怎麼爭鬥,終歸還是一家人,這不僅是習近平留給賴清德的最後善意空間,也是帶給每個臺灣人的靈魂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