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關係寒徹骨 終將梅花撲鼻香

旺報社評

衆所周知,蔡英文總統在野時,大肆抨擊ECFA是糖衣毒藥,宣示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就會發動廢止ECFA的公投,不過,蔡英文執政7年來,並未叫停ECFA。大陸商務部4月間公告,針對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不少業者擔心大陸可能停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此,蔡政府官員口徑一致表示,貿易壁壘調查與ECFA無關,而且 ECFA對兩岸都有利,大陸不會輕易叫停。可以看出,蔡政府不願失去ECFA經貿好屏障。

青年不想上戰場

蔡政府明知兩岸經貿關係對臺灣發展至爲重要,卻不願對大陸表現善意、不願與大陸經營和善的關係,反而自甘成爲美國的棋子,扛着抗中反中的大旗,不斷激化兩岸敵意,使得兩岸官方互不往來,加上蔡政府刻意封鎖兩岸互動管道,例如遲遲不願開放大陸團客旅遊等,使得兩岸許多交流也形同停頓。

過去幾年,配合美國在全球進行的反中認知戰,在臺灣幾近全面掌控媒體的蔡政府,確實成功地塑造出反中的風潮,並且幫助蔡英文在2016及2020兩次總統大選中取得勝利,蔡英文還曾誇誇其談,臺灣有天然獨世代。然而,隨着主客觀形勢的改變,臺灣人、尤其是年輕世代對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已出現反思。

其中的關鍵當然是蔡政府一系列在美方要求下實施的國防相關政策,包括延長兵役、強化教召、擴大招募年輕民防、女性後備軍人加入教召,甚至推動女性服兵役、教育部一度要爲學生造冊,引發外界質疑是要學生上戰場等等,彷彿臺海戰爭已近在咫尺,如此肅殺的氛圍直接衝擊了年輕世代對未來的想像與期待,許多過去支持民進黨、被「辣臺妹」圈粉的年輕人開始懷疑,要繼續支持把自己送上戰場的民進黨嗎?

農漁民是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族羣。過去大陸對臺灣農漁產品實施契作,但卻發現不少農漁民的政治傾向並未改變、仍然票投民進黨。近年來,每當大陸因檢驗未過等理由暫停若干臺灣農漁產品進口時,農委會總是一再表示要開拓市場、增加農漁產品銷量,但卻從未真正做到,農漁民這才瞭解,蔡政府一面罵大陸一面又只能倚賴大陸的市場,因此一旦無法出口到對岸,農漁民只好自己承受損失。

農漁民紛紛覺醒

依據網路內容調查機構「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最新網路好感度調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最近百日的好感度僅0.17,成爲陳建仁內閣中民衆最反感的首長,足見蔡政府農業政策的失敗。大陸宣佈對臺啓動貿易壁壘調查時,陸委會、經濟部和農委會都表示,蔡政府會提出因應措施,然而,事情已超過1個月,至今並未看到政府展開任何行動,相關業者感到十分焦慮,蔡政府的無能,迫使「死忠」農漁民紛紛覺醒。

蔡英文7年執政下來,臺灣反中抗中仇中意識從高點一點一滴下滑。不可諱言,這一切都是現實使然,然而換個角度想,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兩岸關係經歷蔡政府刻意爲之的冷凍,如今總算可以尋求進入復甦的機會。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中,提到要「堅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持團結臺灣同胞、爭取臺灣民心」,其實這正是一個「和平方略」;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5月分「2023年對臺工作會議」中也強調對臺政策要落實和平路線。

既然和平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期望與追求,我們的眼光就要放遠、思考要宏觀。民進黨拒絕接受「一箇中國」不會輕易改變,但民進黨不會永遠執政,因此北京千萬不可受民進黨影響,也將兩岸經貿關係置於政治算計中,做出親痛仇快的決定,斷了兩岸透過經貿往來進一步大交流甚至自然融合的契機。

臺灣民衆經歷蔡政府執政這些年來的災難與教訓,更須慎思選舉時該如何投下手中的一票。爭取兩岸的和平、繁榮與發展,大家都要更努力,往加強交流、爭取善意的方向多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