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實名展示要在保護與規範之間找到平衡

作者:□孔德淇

近期,微信、快手、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相繼發佈公告,提出對部分頭部賬號進行前臺實名展示,引發廣泛的討論和爭議。一些網友表示,“網絡大V”卸下的是馬甲,亮出的是自己的態度,更是對社會的責任擔當;也有網友擔憂個人隱私和言論自由得不到保護。(11月1日央廣網)

隨着網絡的日益普及和網民數量的飛速增長,社交媒體作爲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影響力和號召力不斷提升,但同時也潛藏虛假信息、網絡犯罪、網絡暴力等風險。倘若放任自流,缺乏規則意識,將不利於網絡世界的健康發展。加強實名制管理是題中應有之義。此前,社交媒體平臺已引入後臺實名制,要求用戶在註冊時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如今,爲進一步提升社交媒體的真實性和信任度,前臺實名展示成爲新的趨勢。

根據各平臺的公告內容,目前倡導在前臺展示真實身份的,主要是在教育、健康、科學等特定領域,擁有50萬或100萬以上的“網絡大V”。他們擁有廣泛的聽衆和追隨者,言論和觀點對公衆產生較大的影響,也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職業操守。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社交媒體前臺實名展示,一定程度上會讓“網絡大V”們在發佈信息之前,更加認真核實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可信度,進而遏制一部分謠言的產生。其自身也將受到羣衆的監督,使其對自己的言論和行爲負更大的責任,有助於減少網絡暴力、惡意引導輿論等行爲,營造一個安全、可信賴的信息交流和傳播空間。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前臺實名制也賦予了衡量信息準確性的“標尺”。在身份信息公佈之後,人們可以憑藉言論者的身份判斷信息的可靠性和權威性,進而有選擇性地篩選信息。對於有關部門而言,前臺實名制政策需要督促自媒體平臺加大審覈力度,以確保博主的實名信息得到落實並正確展示。

但也有人擔心,一旦前臺實名展示普及,人們可能會因爲個人隱私受到侵犯而對社交媒體失去興趣,甚至選擇離開,進而影響到平臺的活躍度和商業模式的穩定性。歸根結底,在虛擬世界與線下生活無限融合的當下,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始終是無法被忽視的。

這也要求社交媒體在信息公開與規範管理之間尋求平衡點,確立合理的邊界。平臺可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措施,採用更加安全和可靠的身份認證手段,確保用戶信息不被濫用。只有在保護用戶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實名展示才能真正發揮其積極作用。

儘管前臺實名制勢在必行,但其必然還需要更多的制度加以完善。未來,社交媒體平臺還應與用戶和利益相關方進行廣泛的溝通,充分了解用戶的關切和需求,制定更加合理和貼近實際的實名展示政策,以實現信息公開與個人隱私保護的雙重目標。

社交媒體前臺實名展示,雖然可能會觸動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經,但爲長遠計,有助於提升互聯網內容質量,爲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信息,促進社交媒體的健康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對社會和公衆都是一種積極的改變。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