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蒙古高原 臺北遠東香格里拉「遠東Café」大展大漠情懷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夏日炎炎除了百花齊放,綠油油的青青草原也是令人心曠神怡,而大草原中──蒙古高原爲代表印象之一,蒙古除了草原外,還有蒙古包、遊牧民族、牛肥馬壯、烤牛羊、奶酒爲其代表印象,但就「蒙古美食」而言,國人真的比較少涉獵,想在臺灣來一場蒙古的舌尖之旅嗎?臺北遠東香格里拉遠東Café於今(17)日起至6月27日止,推出期間限定「品味蒙古‧大漠風情」美食活動,由於應寒冷乾燥的氣候條件,蒙古人熱愛富含蛋白質的肉食料理,以及方便攜帶的麪粉爲主要料理食材,一字排開的菜餚,包括:蒙古奶桶烤肉、傳統班坦湯、蒙古牛肉餡餅,還有傳統洋芋沙拉與金黃酥脆的蒙古餜子,道道經典帶來草原上的豪奔風情。

特邀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香格里拉行政副主廚額爾德尼·朝格特巴亞克 (Gal-Erdene Tsogtbayarc) 與Café Park自助餐廳副主廚蘇赫-奧奇爾·尼亞姆森德 (Sukh-Ochir Nyamtsend)聯手呈現蒙古美食盛宴(攝影:洪書瑱)

爲展現地道的蒙古美味風情,特邀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香格里拉行政副主廚額爾德尼·朝格特巴亞克 (Gal-Erdene Tsogtbayarc) 與Café Park自助餐廳副主廚蘇赫-奧奇爾·尼亞姆森德 (Sukh-Ochir Nyamtsend)聯手呈現蒙古美食盛宴。精準呈現遊牧民族的大漠風味,兩位蒙古主廚打造正宗蒙古烤肉與當地特色佳餚。精通西式料理的行政副主廚額爾德尼·朝格特巴亞克 (Gal-Erdene Tsogtbayarc) 於2015年成立之初便加入烏蘭巴托香格里拉,負責管理酒店內四家餐廳。而全天營業的自助餐廳Café Park副主廚蘇赫-奧奇爾·尼亞姆森德 (Sukh-Ochir Nyamtsend),則擅長蒙古和亞洲風味料理,讓人用味蕾也能神遊廣闊草原之中。

蒙古BBQ烤牛小排配烤蔬菜(攝影:洪書瑱) 蒙古烤牛肉串(攝影:洪書瑱) 蒙古香烤蘋果牛肝(攝影:洪書瑱)

而這一次臺北遠東香格里拉遠東Café除了帶來大衆印象中──蒙古BBQ、烤牛肉串外,還帶來大家相對陌生,卻是地道的美味,如:蒙古奶桶烤肉、蒙古傳統班坦湯、蒙古傳統炒麪、蒙古牛肉餡餅、蒙古餜子,

※.蒙古風味特色美食──

一、蒙古奶桶烤肉: 蒙古慢燉牛肉(攝影:洪書瑱)

大家一直以爲正宗的蒙古烤肉是直接燒烤,但蒙古奶桶烤肉則是採用類似「水煮」的方式,將肉塊和蔬菜放入密封容器中,加入燙熱的石頭,再用直火加熱,利用壓力鎖住肉汁的獨特風味。其烹飪秘訣在於用奶桶「燜」和用鵝卵石「烤」。由於烹飪耗時,這道菜並不常見於餐廳。主廚將這道傳統料理完美呈現,讓臺灣的饕客們品嚐草原上的豪邁美味!

二、蒙古傳統班坦湯: 蒙古傳統班坦湯, 是蒙古人家中常備的解酒湯品(攝影:洪書瑱)

在蒙古,暢快的飲酒文化總是少不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蒙古傳統班坦湯則是蒙古家庭常見的解酒湯品,首先,在鍋中倒入高湯,待沸騰後加入切碎的羊肉熬煮。接着,將靈魂食材麪粉,用指尖輕揉,一點一點地撒入湯中,小火慢煨,直到湯呈現乳白色的濃稠粥狀。最後撒上青蔥,讓這碗湯香甜綿密、暖心暖胃,能有效減緩宿醉的不適。

三、蒙古傳統炒麪:

蒙古人爲遊牧民族,因應寒冷乾燥的氣候條件,料理始終圍繞着肉類和麪粉。主廚將這道適合乾冷氣候的蒙古必吃家常菜端上桌,從麪條開始手工製作,麪皮杆好後會在室溫下自然風乾,再切成麪條,上蓋「蒸燜」。將羊肉塊、紅蘿蔔、洋蔥和馬鈴薯炒香煮熟後,再與「蒸燜」過的麪條稍微拌炒。麪條吸滿湯汁後越嚼越香,撒上蔥花和切絲黃瓜點綴,讓風味更加豐富。

四、蒙古牛肉餡餅: 蒙古牛肉餡餅(攝影:洪書瑱)

蒙古牛肉餡餅是蒙古每年七月舉辦的年度傳統體能運動競技盛會-「那達慕傳統運動比賽」時,不可少的國民小食。將麪粉皮包入切碎的牛肉餡,搭配蔥、鹽、黑胡椒與洋蔥等調料,再入油鍋炸至金黃酥脆,肉香四溢,讓人一口就沉浸在濃郁的風味中。被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那達慕傳統運動比賽」,源於成吉思汗於1206年統一蒙古後舉行騎馬、摔角和射箭比賽,爾後這三項技藝成爲蒙古健兒的「男子三藝」,此英雄競技大會逐漸演變成蒙古年度盛事,除了熱血的運動賽事,還有豐富熱鬧的表演藝術、民族美食、手工藝等。

五、蒙古傳統洋芋沙拉:

這道簡單美味的沙拉,是蒙古經典家常必備下飯美食,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配方。主廚的做法是趁馬鈴薯熱騰騰時,用大湯匙或搗泥器將其壓鬆散,然後加入切丁的雞蛋、醃黃瓜和豌豆,再用美乃滋調味拌勻,開胃又爽口。

六、蒙古餜子: 蒙古餜子(攝影:洪書瑱)

這道金黃色厚片糕點,外酥內嫩,香甜可口。將麪粉、牛奶、酸奶、奶油、雞蛋和糖等原料均勻攪拌後,揉捏成麪糰。隨後將純羊油倒入鍋中,以中小火加熱,慢慢油炸至金黃酥脆,再配上一杯濃郁的奶茶,酥酥脆脆又甜甜的口感,是蒙古人氣必吃早餐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