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想翻身?卻越忙越空虛...專家揭「錯把努力當安全感」!

▲想要力爭上游,卻總覺得心裡仍然空虛。(圖/免費圖庫pakutaso)

文/心屋仁之助

我目前爲止的人生,秉持的是「認真」、「確實」「不給別人添麻煩」、「對社會有用」、「不讓自己丟臉」、「對人要好」的心態。 這樣的心態算是還滿有幫助,一路過來我也算是做得還不錯,沒給人添什麼麻煩。 可是,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爲了要填補這「不足」,我本以爲只能「加油」、「努力」、「成長」、「提升成果」、「成爲受歡迎的人」,因此過着積極的每一天。 於是,有時候交出了些還不錯的成績,有時候則一事無成,就這樣我過了超過四十年得人生。

然而,我似乎還是遺漏了什麼決定性要素。 是什麼呢?是我不夠努力嗎? 我渡過的每一天,都覺得「還不夠」、「無法安心」、「還要更多」,爲了消除這些無法言喻的焦慮和不安,我得更強迫自己努力。

消除,代表着還有很多的不安。 還有很多的不安,則意味着沒有「安心感」,心中總是飢渴着什麼,意味着「還有什麼東西,是不夠的」。 因爲還不夠,所以一直一直往上加, 一直加一直加…還是無法填補, 這個洞,要怎麼做才能填滿呢?

當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發現: 「我到目前爲止所做的事情都是反的。」 再怎麼努力都填不滿,或許是因爲那裡其實原本就沒有洞呢? 事實上不是不夠, 而是早就有了,對吧? 如果已經有了,是否就不必過着一直填補的人生,不需要一直努力填下去了呢。

▲身爲社畜上班族能否真的「過自己的人生」?(圖/免費圖庫pakutaso)

爲了讓別人喜歡我,讓他們不討厭我而做的努力,就沒有意義了,不是嗎? 我突然領悟了。 所以,我把目前爲止所計劃的「成長」、「成果」、「目標」、「好人」「爲別人好」等,一直以來我以「自己有所不足爲前提」而做的「往上加」的努力,全部叫停。

我看到過去活着只在乎「他人的評價」,爲了他人的評價,消滅自我也毫不在乎。只要受人歡迎,不被討厭,再勉強的事情我也做,再怎麼忍耐都可以。 雖然我總說,這是爲了別人好,但我察覺到過去我過的盡是看人臉色過日子的人生。 因此,我人生重視的不再是他人的臉色,而是自己的心情

也就是說,我終於、終於、終於,可以過着「我自己的人生」。 而事實上,追根究柢,「他人的評價」意謂着「父母親的評價」。 從此處褪繭而出的那一刻,我的人生大大逆轉。 我那麼渴望、那麼想要的東西,到頭來竟然得來「全不費工夫」。而且水準遠甚於自己的希望、預期真令人難以置信。

因此,在這一層意義上,我試着寫下許多讓你能夠「活得更像自己」的線索。以一個心理諮商師的身分,或者更應該說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分。我非常希望能夠讓你知道(只是「知道」,人生就會改變),無論你現在幾歲,人生真的都可以「大」逆轉。

我們在過去的人生中以爲是「好的」的事,很多都「完全相反」。

因爲,如果照着過去所相信的去做卻不如人願,就意味着我們所做的是相反的事。 所謂相反的事,也就是「我們認爲是錯的事」、「我們沒有做的事」。 我相信,正因爲我們過去因爲不認同而沒有做,所以現在的人生纔不順遂。

本文摘自《翻轉第二人生》/心屋仁之助(「性格整修」心理諮商師)/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