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還在上課,晚上就貼了關門通知!一週內杭州三家門店關門!

一週之內,杭州三家金寶貝門店陸續關門。

繼金寶貝臨平銀泰城中心門店關店後,16日一早,金寶貝新天地中心也“停止經營”,而昨天早上9點多,西溪印象城金寶貝門店也貼出相關告示,家長報警。

上午還在上課

晚上打烊後貼關門告示

前天上午,記者在拱墅新天地中心三樓看到,金寶貝國際早教店玻璃大門緊閉,門口張貼了兩張告示。

一張爲《致家長書》,稱該店爲獨立經營門店,只服務中心簽約並且在本中心約課系統中的會員,其他門店會員的一切事務,該店一概無法處理。

另一張《致家長信》中提到,受到近些年大環境影響,生源減少,經多方努力,仍無法有效改善經營狀況,被迫做出停止經營的決定。

該店隔壁商家一位工作人員表示,5月15日晚上10點多,商場都關門了,突然看到金寶貝的人在張貼告示,“他們上午還在上課,晚上10點多,門口就多了這個家長信。第二天一早,家長陸續就在門口了,隨後東新街道和警察都來了”。

新天地物業相關人員表示,這家店確實關了,當天有家長報警,街道和警察來了之後,將家長們帶到新天地負一樓的黨羣服務中心進行了登記,以便後續處理。

多位維權家長

此前已經歷多家門店關門

記者聯繫上多位在金寶貝買課的家長。

何女士去年在樂堤港的金寶貝購買了110節課,但隨後樂堤港店關門,何女士轉到新天地中心的金寶貝早教。

“我住在大關,最近的是大悅城,但那家也關門了,只能轉到這邊來。”何女士說,在新天地中心金寶貝早教還有47節課沒上,“平均每節課是165元,我這個還算少的。昨天來登記的家長中,多的有一兩百節課,好幾萬元課時費,大多數是有四五十節課沒有上完。”

另一位家長顧女士說:“我是直接在新天地中心金寶貝買的課,一共160節,目前還有109節課沒有上完。”

截至目前,新天地中心金寶貝早教的家長維權羣裡已有300多人。

“他們說可以轉入其他早教店上課,但都是免費體驗課,有些店的課時只有小課包,也就是隻上幾節課,對於買了很多節課的家長們來說,要經常換店重新上課,孩子們也不習慣這樣,最關鍵是教學質量無法保障。”

何女士說,她的主要訴求也不是全額退費,而是希望孩子能繼續保質保量上課。

“我總不能因爲對方關店了,白白花了好幾萬塊錢,卻讓孩子去上其他免費課程,而且上課內容也完全不一樣。”

“現在給出的方案不能接受,其他早教機構也不清楚具體情況,或者不接受轉課,而且轉課時還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是正常價格的2倍。”

西溪印象城金寶貝門店

也突然關門

就在上個月,拱墅區大悅城三樓的金寶貝門店被曝出“停課”,該門店維權家長羣達到400人,剩餘課時8800節左右,預計金額涉及150萬元,有家長剛剛購買了185節的大課包。

記者還了解到,臨平銀泰城和西溪印象城的金寶貝門店也突然關門。

臨平銀泰城客服人員表示,他們此前已發提醒,金寶貝將於2024年6月終止與商場的租賃關係,請家長們儘快到店消費,但5月14日,在沒有提前告知商場的情況下,金寶貝突然關門。“我們現在只看到他們張貼了一張告示,說家長可以在其他門店轉課時。”

西溪印象城的工作人員表示,“17日早上,對方(金寶貝)在沒有與我們商場溝通情況下擅自閉店,之後在其門店上貼了告示,已經有顧客報警,警察也到場。該門店還有拖欠租金的情況,屬於嚴重違約,我們商場法務也在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目前正常營業的金寶貝門店

學費都是打入第三方賬戶接受監管

據瞭解,金寶貝於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約400家加盟中心,遍佈全國近150個城市。

近日,南京、廣州、福州、溫州等地金寶貝陸續傳出“停止經營”,商家“連夜跑路”的背後,是無數會員家長“退費無門,投訴更無門”。

此前報道中,多數早教機構利用“買得越多越優惠”的策略,鼓勵家長一次性付完上萬元的課程費用,一旦機構運轉出現問題,便出現難以追回剩餘課時費的情況。

不可忽視的是,對於當前早教機構普遍存在的預付消費問題,預付式消費和預付制監管越來越受到政府和消費者的重視。

近期,杭州市也在推進預付式消費市場化改革,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引入第三方平臺,變“政府監管商家和預付金”的傳統模式,爲“政府監管平臺、平臺監管商家、第三方存管預付金、協會推動商家上線”的全新模式,建立政府、市場、社會等多方“共治”機制。

不過,也有專家呼籲,從立法層面出臺“專門針對預付制監管”“帶有強制性”“在全國統一生效”的專項法律。

橙柿互動了解到,金寶貝蕭山中心(金寶貝旺角城中心和金寶貝奧體印象城中心)已配合政府監管,率先啓動支付寶監管賬戶,學員學費進入監管賬戶後將按月支付到金寶貝賬戶。

就此,金寶貝奧體印象城中心以及金寶貝兒童多元成長中心金沙印象城店工作人員均證實,確實加入了屬地相關監管系統。

據某點評APP顯示,寧波也有多家金寶貝門店,顯示營業中。

來源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