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變理財公司?海大集團擬用百億資金買理財
擬百億資金購買理財,海大集團(002311.SZ)在打什麼算盤?
10月18日盤後,海大集團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最高餘額不超過100億元進行委託理財,投資於安全性高、流動性較好的低風險產品。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以自本議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滾動使用。
該公司解釋,受下游養殖行業影響,公司水產飼料經營存在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所以公司原材料採購、產品銷售等存在季節性波動,經營過程中會存在短期的自有資金閒置情況。爲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在不影響公司及子公司正常經營的情況下,利用閒置自有資金適時進行委託理財,增加委託理財收益,爲公司及股東獲取更多的回報。
海大集團成立於2004年,於2009年末上市,實控人系薛華,註冊地在廣州市,業務涵蓋飼料、種苗、動保疫苗、智慧養殖、食品加工等農牧全產業鏈。
界面新聞發現,2024年三季度以來,該公司理財資金規模飆漲。2023年末,公司用於理財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才爲12.87億元,2024年6月末這一規模降至8.75億元,就在2024年9月末,交易性金融資產飆漲至47.19億元。
這意味着2024年6月至9月末,僅三個月時間海大集團將38.44億元的真金白銀用於購買交易性金融資產。
從2024年半年報看,海大集團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中,大部分資產是銀行理財產品。
比如,5月9日,該公司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海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閒置自有資金1.73億元購買了“交通銀行蘊通財富定期型結構性存款95天(掛鉤黃金看跌)”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1.65%/2.68%。截至5月9日,公司未到期且未贖回的產品餘額共計7.53億元,均爲閒置自有資金。
截至6月末,該公司8.75億元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中,理財產品規模達7.86億元。
截至2024年6月末,海大集團交易性金融資產構成,圖源:公司半年報
爲何在2024年第三季度,海大集團加大了自有資金的理財力度?其中一大原因是該公司在其中嚐到了甜頭。
以2024年6月末爲例,該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的投資收入達1595萬元,上年同期不足120萬元;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的收益達8407萬元。
截至2024年6月末,海大集團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圖源:公司半年報
10月18日,海大集團發佈2024年前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8.61億元,同比下降2.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24億元,同比增長60.95%;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5.65億元,同比下降4.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99億元,同比增長30.17%。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該公司賬上貨幣資金爲58.89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就達47.19億元。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告訴界面新聞:“上市公司將閒置資金用於購買理財,風險較低,可有效提升資金利用效率。不過,需警惕的是理財收益成爲上市公司業績支柱。有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還不如理財產品產生的收益多,有的公司甚至出現用理財收益來彌補主營收入的虧損。警惕上市公司成爲理財公司。”
進入10月以來,有不少上市公司公告擬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北路智控(301195.SZ )、金陵體育(300651.SZ)、凱萊英(002821.SZ)在業績下滑背景下,似更多依賴自有資金買理財來增厚業績。
北路智控賬上僅有1億貨幣資金,卻宣佈用超5億元資金買理財。
截至2024年9月末,北路智控賬上貨幣資金僅爲1.01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則高達7.87億元。同時,公司業績也呈下降趨勢,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約8.13億元,同比增加14.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4億元,同比減少14.18%。
10月17日北路智控宣佈,擬使用金額不超過5.2億元的部分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或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的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各類理財產品或基金產品,期限不超過12個月。
金陵體育每年淨利不過數千萬元,買理財或成其一大業績來源。
10月16日金陵體育公告,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資金使用餘額不超過2億元。
截至2024年上半年,金陵體育賬上貨幣資金僅爲1.91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則達2.6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近三年淨利潤在0.26億元至0.68億元之間。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下降13.03%;實現淨利潤1346.56萬元,同比下降0.02%。
凱萊英應收大降40%,賬上貨幣資金不過57億元,宣佈擬用50億元買理財,且還要用募集而來的資金買理財。
10月7日晚間,凱萊英(002821)發佈公告稱擬使用不超過50億元人民幣(或等額外幣)的閒置自有資金購買金融機構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理財產品。同時,凱萊英公告稱,繼續使用暫時閒置A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億元購買保本型理財產品。
截至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賬上貨幣資金達56.79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達20.41億元。在業績層面,公司淨利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97億元,同比下降41.63%;實現淨利潤4.99億元,同比下降70.40%。
與之相較,冀中能源則更顯得有購買理財資金的真實需求。
10月7日,冀中能源(000937.SZ)公告稱,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自有資金用於委託理財,其投資範圍爲委託銀行、信託、證券、基金等專業理財機構進行投資和管理或者購買相關理財產品。
截至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賬上貨幣資金達120億元。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1.11億元,同比下降31.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0.02億元,同比下降70.26%。
需警惕的是,有的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本意是獲得利息收入,不料虧得血本無歸。
鄭煤機(601717.SH)公告稱,公司投入3億元購買的理財產品陸續到期,本金或僅能收回一成。
今年5月31日,鄭煤機發布公告,公司一年前購買的外貿信託-華軟新動力精選1號至3號單一資金信託產品理財產品陸續到期,累計購買金額爲3億元,目前僅累計收回2956.34萬元,其餘款項的收回存在不確定性,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的風險。
此外,橫店東磁(002056.SZ)的3億元理財資金最終僅剩1375萬元。
今年年初英洛華(000795.SZ)1.2億理財只收回437萬,虧掉了一年多的利潤,2023年全年該公司淨利潤才爲8671萬元。而英洛華尤其熱衷於購買理財產品。同花順數據顯示,英洛華自2016年起開始幾乎每年都會購入理財產品,累計購買26只,產品類型包括信託、銀行理財、結構性產品等,認購金額均在千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