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董事長潘秋生離職:三年薪酬近三千萬 業績大幅下滑市值縮水六成

作者 |鄭皓元、閆嘉寧| 實習生

主編 |陳俊宏

近日,上海家化(600315.SH)發佈公告稱,潘秋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等相關職務。潘秋生自2020年4月當選爲公司CEO,至今已執掌上海家化四年。財報顯示,2023年,潘秋生的稅前報酬爲771.5萬元。4年任職期內,其獲取薪酬總計達2896.8萬元。

前CEO獲近3000萬元薪酬離場,而上海家化業績卻始終不盡人意。財報顯示,2023年,上海家化實現營收65.98億元,同比下降7.16%;歸母淨利潤爲5億元,同比上升5.93%。其中,其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就分別達1.11億元和0.85億元,剔除這些非經常性因素,上海家化扣非淨利潤僅爲3.15億元,同比下降41.8%。

同時,上海家化營收和扣非淨利潤已連續下滑兩年,存貨和應收賬款卻高居不下。對比珀萊雅,其去年實現營收89.05億元,同比增長39.45%;歸母淨利潤11.94億元,同比增長46.06%,目前珀萊雅市值已是其3倍達448億元,上海家化似乎難以追回國產美妝頭把交椅的寶座。

截止2024年5月15日收盤,其收盤價報21.71元/股,較2013年5月76.48元/股的巔峰,已跌去近72%。目前,上海家化總市值爲146.8億元,較2021年4月的403.32億元歷史最高值縮水超六成。

寶潔、阿里前高管林小海空降

5月14日,上海家化公告稱,董事會決定聘任林小海爲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自2024年6月1日起生效。同時,提名林小海爲第八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將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在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之前,由公司董事成建新先生擔任代理董事長。

據瞭解,林小海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在中國快銷品行業有30年的線下、線上管理經驗。1995年至2016年服務於寶潔公司,負責口腔護理及母嬰護理品類、大客戶團隊、渠道管理、電商團隊、市場營銷部等,其中2014年至2016年在寶潔(中國)營銷有限公司擔任大中華區營銷總裁;2016年至2020年任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2020年至2024年3月任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上海家化在公告中表示,林小海先生擁有多年跨國消費品公司和中國快消品行業管理經驗,善於驅動轉型變革,有較強的戰略領導力和執行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3月26日晚間,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在港交所發佈公告顯示,任命沈輝擔任高鑫零售執行董事兼CEO,林小海辭任高鑫零售執行董事、CEO,因需調回阿里巴巴集團另有任用。但根據上海家化公告聘任推測,林小海並未在阿里另任,而是加入上海家化。同時,市場普遍關注林小海上任後,上海家化是否會與阿里展開深度合作。

事實上,上海家化此次換帥與公司業績低迷下的改革需要不無關係。財報顯示,2023年,上海家化線上營收28.1億元,同比增長0.85%,營收佔比爲42.66%;線下營收37.77億元,同比下滑12.42,營收佔比爲57.34%。其在財報中也表示,雖經歷幾年持續調整渠道結構,目前線下佔比仍然較高,渠道轉型仍待加速。去年公司線下業務承壓,主要體現在商超渠道受行業閉店潮影響,百貨渠道主動降低社會庫存。

上海家化爲推進線下業務線上化,將希望寄託於新零售業務的增長,去年線下渠道中新零售業務佔比接近30%。百貨渠道繼續閉店收窄,2023年內其關閉了82家專櫃及門店。線上業務方面,上海家化去年在興趣電商渠道保持了超100%的增長。其在財報中稱,下一步,公司將聚焦提升內容營銷能力,進一步加速興趣電商發展,提升投放效率,同時優化整體產品策略,提升營收。

在國際一線大牌寶潔、阿里旗下高鑫零售任職過的林小海,無疑契合上海家化目前對於營銷渠道扭轉、向新零售以及線上新渠道轉型的需求。上海家化也在官方公衆號中表示,相信在林小海先生的帶領下,上海家化將積極擁抱零售消費趨勢的新變化,加快變革與轉型步伐,公司上下團結協作、奮勇爭先、再攀高峰。

盈利連滑兩年 潘秋生攜近三千萬薪酬離場

對於此次管理層變動,化妝品行業資深管理專家白雲虎對媒體表示,在意料之中,“被動層面,其任期正好結束,從2020年上任到今年正好一任;主動層面,其經營業績和市值表現,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據瞭解,2020年4月,潘秋生就任上海家化CEO,同年6月當選爲董事長。在上任上海家化之前,其在歐萊雅、美泰、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均有過任職經歷。

2020年上任初期,上海家化營收爲70.32億元,一年後,營收同比增長8.73%至76.46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由4.30億元增至6.49億元,扣非淨利潤也由3.96億元增至6.76億元。

潘秋生上任以來帶領上海家化嘗試過不少改革。2020年,潘秋生對電商團隊人員組成進行了調整,團隊平均年齡由33歲降至28歲。2021年,上海家化提出“123經營方針”,以消費者爲中心,以品牌創新和渠道進階爲兩個基本點,以文化、系統和流程、數字化爲三個助推器”。2023年,上海家化在大股東支持下確定了向高毛利、高增速、高品牌溢價的品類戰略轉型,逐漸加大美妝業務佔比,使高毛利的護膚品類加快增長,同時主動調整低毛利、低利潤、低品牌溢價的品類業務;同年末,上海家化對組織架構也作出了重大調整,設立美容護膚與母嬰事業部、個護家清事業部、海外事業部,以加快品類閉環決策和對市場的反應速度。

但上海家化改革彷佛進入了陣痛期,業績轉向大幅下滑。2022年,其營收同比下滑7.06%至71.06億元,2023年營收再度下滑7.16%至65.98億元。這是上海家化自2018年以來營收首次跌至70億元以下。同時,其歸母淨利潤也呈現下滑趨勢,2021-2023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49億元、4.72億元、5.00億元。扣非淨利潤更是兩年時間內腰斬,由2021年的6.76億元降至2023年的3.15億元。

二級市場方面,自潘秋生2020年任職以來,上海家化股價也經歷了一波過山車行情,2021年6月股價曾高達63.87元/股,隨後開始滑坡,截止2024年5月15日收盤,報21.71元/股,較2013年5月76.48元/股的巔峰,已跌去近72%。目前,上海家化總市值爲146.8億元,較2021年4月的403.32億元歷史最高值縮水超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業績下滑不止,但潘秋生的薪酬卻直線上升。財報顯示,2023年其薪酬爲771.5萬元。而此前2020-2022年,其薪酬分別爲364.7萬元、852.7萬元、907.9萬元。潘秋生在上海家化任職4年,領取薪酬總計高達2896.8萬元。成爲國貨美妝上市公司薪酬最高的高管。

上海家化在官方微信公衆號中其離職表示,“任職期間,潘秋生先生推進組織架構改革、品牌建設和ESG可持續發展,公司對其任期內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十年換四帥 業績仍不盡人意

上海家化可以說是國貨品牌歷史悠久的巨頭,2023年是其誕生的125週年。其專注於美妝、個護家清、母嬰三大領域,旗下佰草集、玉澤、美加淨、六神和啓初等均是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2001年成功IPO,是行業內首家上市企業;2011年,在上海國企中率先實現股份制改革,中國平安以51億元收購,成爲公司控股股東。與這一過程密不可分的人物便是葛文耀,自1985年接管上海家化,至2013年9月申請退休,葛文耀帶領上海家化實現了多年高速發展。

2013年,有過強生任職經歷的謝文堅入職上海家化,進行了人員大換血,以及公司向“重銷售、輕研發”的模式轉變。其任職初,上海家化營收淨利大幅擴張,2015年,歸母淨利潤一度高達22.1億元,但其中長期投資的處置帶來的一次性收益就達15.9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因素後,其當年扣非淨利潤僅爲8.18億。2016年,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更是一落千丈,分別爲2.01億元、2.05億元。

2016年末,張東方臨危受命,其上任後加快建設電商部門、拓寬銷售渠道,同時重視研發投入。據Choice數據顯示,上海家化2017-2019年,研發費用從1.53億元增至1.73億元。而2017年以前,並沒有披露這一數據。同期,上海家化營收也從64.88億元增至75.97億元,歸母淨利潤由3.9億元增至5.57億元。但2020年,上海家化再次換帥,潘秋生上任。

上海家化四次換帥,任期均不超4年,上海家化多年業績不景氣與高管頻繁更換也不無關係。企業高管層頻繁震盪,會造成企業發展戰略和方向不穩定,對企業長遠規劃和發展存在不利。

財報顯示,2023年,上海家化實現營收65.98億元,同比下降7.16%;歸母淨利潤爲5億元,同比上升5.93%。增利不增收的背後,除了企業降本增效的助推,還有非經常性盈利的“美化”作用。如去年其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大增208.09%至1.11億元,投資收益同比大增99.85%的至0.85億元。剔除這些非經常性因素,其扣非淨利潤僅爲3.15億元,同比下降41.8%。同時,其扣非淨利潤億連續下滑兩年,比21年6.76億元的高點相距甚遠。

此外,存貨和應收賬款不斷走高。財報顯示,其存貨週轉天數由2021年的99.17天增至2023年的113.42天,存貨週轉率由3.63下降至3.17。同期,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由51.76天增至68.1天,其應收賬款週轉率由6.96下降至5.29。

值得一提的是,珀萊雅去年實現營收89.05億元、歸母淨利潤11.94億元,一舉超過上海家化成爲國產美妝的業績龍頭。同時,上海家化58.97%的毛利率對比珀萊雅高達69.93%,已相差10.9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