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豪宅銷售584億元,有項目422套房2小時賣光

來源 |時代週報

作者 |鍾黛

回顧上半年的上海樓市,豪宅項目可謂是頗爲搶手。

6月3日,上海普陀區長風社區的宸嘉100·嘉佰道開盤,422套豪宅2小時售罄,總銷售額達61.78億元。該項目備案均價爲10.4萬元/平方米,總價段約爲934萬元/套至6628萬元/套。

由於一二手房價格倒掛、板塊內新房供應少,該項目還未上市就已經成爲“準紅盤”,最終收穫986組有效認購。未能成功認購者心有不甘,甚至投訴到市長信箱,稱“長風嘉佰道變相阻止市民參與認購樓盤”。

而在此之前,中海順昌玖裡、濱江凱旋門(三期)、融創外灘壹號院(二期)、保利世博天悅、香港置地啓元、凱德茂名公館等知名豪宅也在今年先後開盤入市,且這些項目多爲開盤當日售罄。據記者統計,這7個豪宅項目開盤當天的銷售額累計近584億元。

上海豪宅掀起打新熱

2023年上海的高端項目爲“點狀高熱”,而今年上半年,上海的豪宅新房可謂是連番“炸場”。

與宸嘉100·嘉佰道一樣,凱德茂名公館、濱江凱旋門(三期)、融創外灘壹號院(二期)、中海順昌玖裡均在開盤當天就售罄,凱德茂名公館甚至在開盤45分鐘後就將全部75套房源賣出。此外,位於浦東新區世博板塊的保利世博天悅4月25日推出291套房源,雖未實現開盤當天售罄,但是去化也達80%,當日成交金額爲80.84億元。

對於今年豪宅市場的火熱現象,數名業內人士認爲,主要源於供應量增加,其中不乏數年難以一遇的項目,釋放了積壓已久的購買力,在他們看來,不可複製的地段,稀缺資源的產品依然受到購房者青睞。“前幾年上海供應的很多隻能稱之爲‘高端新房’,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豪宅”,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對時代週報表示。

上海二手豪宅中介王祺也是同樣的觀點,王祺表示,前兩年上海豪宅新房供應比較少,客戶手裡有錢但搖不中房子,或者在二手市場挑挑揀揀。“而今年供應量加大,我們店裡維護了很久的潛在客戶,有百分之七八十都去買新房了,不少客戶幾個新盤輪着打新”,王祺對記者說道。

在王祺看來,今年最具含金量的項目當屬凱德茂名公館,“我們有客戶2022年就在盯着這個項目了,沒想到今年直接開盤了”,王祺說道。

凱德茂名公館位於黃浦區淮海中路板塊,南京西路、淮海路兩大商圈交匯之處,該項目最初由凱德於2010年9月收購而來,2011年首次開盤,大部分房源早已取證銷售,只剩下少部分房源用作租賃,經翻修後,於今年入市。

“(凱德)這個地段是上海最經典的地段,被稱爲上海的老錢區。在這一帶,樓齡爲最近二十年的豪宅,就只有藍星公寓、凱德茂名公館以及上海天璽。其餘的都是老大樓和老洋房,品質及物業都要差一些”,王祺表示。

而對於濱江凱旋門和保利世博天悅這種江景豪宅,王祺認爲“江景房賣一套少一套”,在濱江凱旋門、保利世博天悅之後,上海核心區的黃浦江兩岸,無遮擋的江景新房就只剩下陸家嘴太古濱江項目了。

外地買家入場

數名業內人士對時代週報指出,今年優質大平層的供應基本接近尾聲,接下來,上海還有大量的風貌別墅輪番登場。

“同策豪宅”指出,2024年上海有140個豪宅新房項目(在售&待售)供應,其中有91個純新盤項目。同策研究院指出,上海豪宅供應量井噴,一方面源於去年“雲錦東方”事件後,10萬+豪宅暫停入市,擠壓需求入市;另一方面,近年上海供應了大量優質土地,並且很多城市更新項目逐漸入市。

據同策研究院觀察,上海高端新房供應可分爲點狀豪宅階段,成片開發階段以及市區舊改階段。2021年,上海中心城區土拍供應裡首次出現舊改地塊。由於上海市區有大量“歷史風貌街區”的特殊性,結合對歷史建築實施“留、改、拆”的處理方式,上海豪宅市場迎來新的產品形態——風貌別墅。這些風貌別墅大多存在中心城區的核心地段,比如黃浦、靜安、虹口等,具備上海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

一名豪宅諮詢人士比利對時代週報指出,很多住在市中心的高淨值人羣有從平層換到別墅的需求。關注度較高的項目包括翠湖六期以及金陵路地王項目。

翠湖六期位於黃浦新天地板塊,包括了高達180平方米的超高層住宅,以及疊加別墅、聯排別墅、獨棟別墅等產品類型,戶型面積段橫跨435平方米至1399平方米,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銷售。

金陵路地王項目則由嘉裡建設豪投221億元拿下,這也是該公司在大陸最大的投資項目。整個項目總開發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共11幅地塊。5月,項目最後7幅地塊的建設方案進行了公示。

據規劃,項目最西側兩幅地塊包含4棟150米超高層住宅,以及低密度住宅;中部四幅地塊爲低密度商辦以及奢華酒店;東側五幅地塊爲低密度商辦及兩棟分別高度達240米及185米的地標辦公塔樓。

市場關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上海高端新房大量供應,購買力是否跟得上?

同策研究院於4月25日指出,今年買豪宅約有四到五成爲上海本地人,這部分客羣以改善需求爲主,同時以優化資產配置;還有約兩至三成是長三角客羣,主要來自杭州、寧波、無錫、南通和溫州;隨着上海購房政策的鬆動,很多內蒙、西北區域的高淨值人羣也在上海配置住房資產。

一名長期參與上海豪宅打新的本地購房者曾對時代週報表示,購房資金是早年通過創業攢下的。在其看來,現在繼續創業的風險太大了,也沒有什麼好的投資標的,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大概率能保值,同時也能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

一名房企上海豪宅項目相關人士曾對時代週報表示,其接觸過一部分浙江企業家,偶爾會來上海,也希望在上海置辦房產以作社交用途。但這部分客羣不想把戶口落在上海,現階段沒有購房資格。他希望上海購房政策進一步優化,進一步釋放外地購房力。

該名人士表示,有機構統計了上海未來5年將要入市的風貌別墅數量,以及基於上海大數據摸排了潛在的客戶數量,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需求略大於供應。但在實際情況中,預測的客戶數量會有折損,風貌別墅產品難以全部去化,需要再補充更多外地買家。

(文中王祺、比利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