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戴森”追覓,需要換個活法

"要對標最強大的對手,因爲一個人會和你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像,直至超越。對手夠強,你纔會變強。"俞浩如此堅定地認爲着。

身爲追覓科技的創始人,他安排公司辦公空間裡到處貼上"要麼不做,要麼就做第一"的標語。從小學到大學,俞浩一直保持這樣的自信,創業時更是將這種自信做成了企業文化。

含着"技術"金鑰匙出生的追覓科技自視甚高,在2015年初入智能清潔這個"血雨江湖"時,不像其他廠商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逐漸站穩腳跟,而是直接選擇模仿行業頭部戴森,研發高速馬達技術。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爲當時的追覓科技在天時地利人和上一樣不差。

2015年,智能清潔類產品在中國市場經歷了從選擇性消費品向必需品轉變的黃金髮展期,掘金清潔類家電產品勢頭正盛,這是天時。

俞浩的老家江蘇南通,電刷產值大概佔到了全中國的1/3,建廠在蘇州,也吃到了供應鏈上的紅利,這是地利;人和更不用多說,作爲清華大學"天空工場"的創始人,在校時就吸納了不少人才,目前追覓70%以上也都是研發人員。

2017年,追覓靠着出色研發能力得到小米青睞,成功進入小米生態鏈,站到了巨人肩膀之上。但隨着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逐漸加劇,巨頭髮力等多重問題顯露,追覓科技還能靠技術撐起龐大的野心嗎?

高速馬達開始"空轉"

大學創業時,俞浩定下過兩點原則:一是千家萬戶要有,二是有一定技術壁壘,而且這個技術隨着時間推移,還可以用到別的領域去。

當時國內清潔賽道正熱,並且看到戴森在中國的所有產品都圍繞高速馬達,於是俞浩拋棄了自己更感興趣但較爲小衆的無人機,開始專攻高速馬達。

在成功研發出第一款10萬轉速的高速馬達後,追覓隨即推出了首款無線吸塵器產品V9。而追覓"要麼不做,要麼就做第一"的企業文化,也體現在了產品推廣上。

追覓V9選擇在有品直播中和戴森V10做比較,並且在考驗吸力的"乒乓球拔河"比賽中取得優勢。

第二天,"國產品牌打敗戴森"的話題引發了強烈反響。於是追覓V9在有品衆籌上線不到一週時間,就籌集到超1000萬的金額。

"手撕"戴森嚐到甜頭後,追覓科技自然選擇繼續"碰瓷"。

在發佈V11時,追覓再次將自家產品與戴森V11吸塵器對比,在高速電機性能參數一致的情況下,以價格戰再次取勝。憑藉較高的產品性價比,追覓手持吸塵器收穫了一批擁躉,業內也給其貼上了"小戴森"的標籤。

高速馬達,是追覓科技立足的"殺手鐗"。但是在吸塵器吸力逐漸超越用戶日常需求後,核心技術壁壘還能牢固依舊嗎?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吸塵產品的電機通過轉速來提升性能,但消費者看到的實際效果只是高轉速所產生的真實吸力。

因爲吸塵器在使用過程中是不斷吸入氣流才能吸進灰塵,所以只有氣動功率才能綜合反映,既能保證空氣流量又能有足夠負壓來吸塵的能力高低,也就是所謂的AW(吸入功率(AW)= 動壓(空氣流量)*靜壓(KPa))。

簡單來說,實際吸力並非單是電機轉速決定,氣旋技術、口徑大小等模塊設計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吸塵產品的吸力。

舉個例子,戴森V15 Detect Absolute的馬達轉速爲12.5萬轉,其吸力可達到230AW,相反追覓V16的馬達轉速爲16萬轉,但其吸力僅能達到210AW,這就是因爲兩者在氣旋技術、分離技術等方面存在差距所造成的。

「科技新知」在與多位清潔產品經銷商、消費者交流以及實際體驗過後發現,當產品吸力小於100AW時,只能吸附表面浮沉以及粉末類顆粒物;吸力達到120AW後,便可有效吸收深層積灰、蟎蟲、米粒類小顆粒物等;吸力150AW以上,可以吸起果皮、硬幣等大體積雜物。

也就是說在家用過程中,吸力達到120AW以上就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需求,而這個參數是市面主流清潔品牌所都能達到的。杭州奇麟正維環境的硬件總工程師森山表示,"沒有一個吸塵器吸力是不足的,現在的吸塵器,吸力都完全夠了。"

目前清潔賽道的一個現狀是,高速馬達已經從所謂的技術壁壘變成了"敲門磚",當業內廠商都能造出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的吸力產品時,再在轉速上下功夫已經是勞而少功。

並且對於追覓而言,過渡沉浸在高速馬達等技術中,會帶偏大衆對產品的評判標準,使得行業創新研發走向極端,也會使追覓無法正確對待消費者更多的實際需求,導致其產品、口碑受到負面影響。

事實上,隨着追覓的客戶逐漸增多,對其產品的"討伐聲"也越來越大。

"山寨戴森"內功修煉不足

一直以來,追覓從研發到宣傳都強調"極客精神",將高速馬達這些尖端技術、硬核參數推到消費者面前。只是對於消費者來說,選購吸塵器產品固然看中吸力這樣的硬件指標,但衡量產品質量、用戶體驗纔是重中之重。

產品的好壞,其評價標準必然是多元的。在清潔家電領域,並不是科技實力夠強、核心技術參數夠高,產品就一定會受消費者青睞。

其他因素,諸如產品使用時的噪音大小、外觀設計是否人性化、配套設備是否齊全、操作界面、操作流程是否簡潔方便、售後服務是否完善,甚至產品的日常存放問題,都會成爲不同類型消費者重點考慮的指標。

遺憾的是,儘管在只考慮轉速和價格的"性價比"上戰勝了戴森,但追覓的差評率卻遠高於對手。並且消費者對追覓產品的吐槽,並不侷限於某一個點,而是涵蓋了幾乎全部產品設計的範圍。

在某電商平臺上可以清楚看到,有不少用戶反饋稱追覓吸塵產品存在續航時間短、噪音大、吸力一般等問題。

另外,消費者反饋最多的設計存在缺陷的問題,幾乎覆蓋了追覓全部系列的產品。

有用戶評價其吸塵產品時表示:"應該是設計缺陷。集塵桶蓋子打開合頁處會擠壓電池組的的螺絲處,不能完全打開,剛買回來第一次打開,螺絲邊上的塑料就給擠掉了一半。"

"機器使用五分鐘以上,手就被壓出來紅印子"、"使用起來感覺太重了,基本上用5分鐘就要休息一下"等類似問題也屢見不鮮。

而對於拖地機、掃地機器人這些更爲智能、技術更繁雜的產品,追覓也是存在基站漏水、自動斷網、刮蹭地板、傳感器異常等衆多毛病。

一方面是能在馬達轉速、吸力這樣的核心參數上和戴森一較高下;另一方面,卻是在設計、實際體驗上存在諸多問題。在「科技新知」看來,這一定程度上是追覓內部人員組織結構失調造成的結果。

公開信息顯示,追覓員工有近1800名,其中研發人數佔比超過70%。其餘項目板塊的人數總和,只有540人左右,卻要負責包括設計、市場、渠道、供應鏈等全部的非研發工作。對於一家制造企業來說,這樣的內部人員組織結構已經屬於嚴重失調。

對比同行,2019年戴森公司工程師的人數高達6000餘人,但也僅佔全體職員的4成左右;科沃斯的研發人員也不過2成,但其在市場上都屬於絕對龍頭。

所以追覓在面對科沃斯、海爾、美的這樣的老牌企業時,在用戶體驗設計、用戶運營、市場營銷等衆多方面差距明顯。最爲關鍵的,還是在相關產品零件供應鏈、生產線和組裝線的全面落後。這對於產品生產而言是極爲致命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戴森之所以能成爲行業天花板,主要還是歸功於創新性,無論是核心技術相關的無刷高速馬達、氣旋分離器,還是產品設計上的無線手持式吸塵,戴森都是先行者而非追隨者。

對比手機行業,戴森更像是iPhone,即便追覓在一些地方能與之媲美,但也摘不掉"山寨iPhone"的標籤。

當下清潔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與智能手機市場相似,很難做出具備變革能力的產品。如果一味在吸力這種已經非常成熟的技術上進行投入,追求參數上的突破,不顧及整體產品使用體驗,反而會得不償失。

極客團隊也有人才危機

智能清潔領域裡的企業,大多都是從一款產品切入,做大後再開發其他新品,例如石頭科技是從掃地機器人開始,做精後再開始做吸塵器等產品。

追覓則顯得更爲激進,吸塵器、洗地機、吹風機"什麼都做",且幾乎在同一時間推進,發展邏輯頗像黃金時代的互聯網公司。如今主戰場還未站穩腳跟,追覓就已經選好了新戰場——圍繞廣義機器人生態做佈局。

"基於四足機器人團隊,我們成立了追覓創新研究院,有5個跨不同賽道的研究方向,逐步把追覓機器人生態建立起來。"

俞浩的底氣,還是來自於其所謂的技術複利效應,想要利用馬達、視覺算法這些底層架構去建設更高層面的東西。

但與吸塵器、洗地機等產品不同,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更核心的模塊是AI技術,馬達、SLAM(即時定位於地圖構建)只是基礎。就像特斯拉此前發佈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其核心是超級計算機系統Dojo,這也就意味着追覓在機器人項目上需要更多技術人才加盟。

追覓此前曾參與研發小米機器人鐵蛋項目,並於去年發佈了與鐵蛋相似的四足機器人Eame One,兩者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都幾乎一致。

據悉,目前追覓科技四足機器人相關專利數爲7個,而涉及人形機器人的專利數爲0。另外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爲,追覓科技機器人相關人才輸入,也僅是靠近日與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賽事組委會聯合推出的人才培養計劃。

事實上這也與小米機器人團隊類似。資料顯示,小米機器人團隊最多時候只有幾十人,且大多數沒有機器人研發經歷,兩個重要的團隊"導師"則是2020年校招的碩士畢業生。

相比之下,小鵬的生態鏈企業鵬行智能在深圳、廣州、北京、美國均設有研發中心,自2020年開始未曾停止申請專利的腳步,如今已達70餘件。去年年末,還邀請了知名機器人專家、原配天機器人總經理徐志根的加入。

四足機器人巨頭宇樹科技,團隊規模200餘人,已公開申請專利109件。目前,其已推出A1、Go1等多款四足機器人產品,銷往數十個國家。

總的來看,追覓在清潔領域的技術壁壘正逐漸瓦解,而在仿生機器人研發上,佔坑、畫餅、搶佔熱度的意圖更爲明顯,要走的彎路顯然還有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