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年經營主體深化年行動方案》出臺,年底力爭新增百家以上“晉興板”掛牌企業

打造城市“煙火氣”集聚區、所有收費公路項目全部向民間資本開放、嚴肅查處涉企違規收費行爲……近日,省政府出臺《山西省2024年經營主體深化年行動方案》,通過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進一步發揮經營主體集聚效應、進一步推動營商環境改革攻堅等五項內容,開展經營主體深化年活動。

今年底,力爭新增100家以上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晉興板”掛牌企業

我省將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建立“個轉企”培育庫,進一步激發個體工商戶“轉企”意願。建設“個轉企一次辦”模式試點,降低轉換成本。

推動中小微工業企業上規升級,建立完善全省規下工業企業基礎信息庫,動態更新“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優先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納入“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範圍,實施重點幫扶、精準服務、專業指導。

持續做好擬上市、掛牌企業挖掘培育工作,組織開展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評選工作,到2024年底,力爭新增100家以上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晉興板”掛牌企業。

加大“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企業培育。強化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4類企業的跟蹤服務輔導,滾動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打造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全力打造“惠商保”2.0升級版,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對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成功後享受“惠商保”政策服務。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強化金融幫扶。

力爭新認定省級重點專業鎮6個左右

進一步發揮經營主體集聚效應。梯度培育特色專業鎮,全年力爭新認定省級重點專業鎮6個左右。

支持鄉村e鎮建設。開發一批適銷對路的網貨產品,打造做強一批區域公用品牌,鼓勵企業創建一批“小而美”自主品牌。

打造文旅康養集聚區。進一步加快10個縣(市、區)文旅康養集聚區及50個文旅康養示範區和創建單位建設,促進文旅康養經營主體提質增效、產業業態提檔升級、集聚效應加速釋放。

打造城市“煙火氣”集聚區。開展第二批星級便民生活圈評選認定工作,依託星級便民生活圈創新社區夜間經濟等消費場景,進一步發展夜經濟,提升城市煙火氣。

加快千兆城市建設,實施算力基礎強基工程、算力產業強鏈工程,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打造算力高地。實施數智強晉示範工程,推動5G和標識解析應用在實體經濟中貫通推廣,建設一批產業數字化轉型、民生智能化應用標杆項目。

推進醫學影像、檢驗檢查結果等共享互認

進一步推動營商環境改革攻堅。構建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電子印章同步製作、發放、使用服務體系,推動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跨地區、跨部門互信互認,不斷拓展社會化應用場景。開展經營主體身份碼試點工作,實現一碼承載信息、證照集成展示。

持續推廣應用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推行省、市、縣三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清單並納入平臺管理。

推進全省電子證照標準化治理,推動實現不少於50項高頻電子證照互認共享。進一步拓展電子健康卡的應用範圍,進一步推進醫學影像、檢驗檢查結果等共享互認。持續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全面落實住院省內跨統籌區就醫“免備案”直接結算,擴大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病種範圍。

採取重點檢查、交叉檢查、下查一級等多種方式,嚴肅查處涉企違規收費行爲。加強財政票據監管,以票控費,從源頭上遏止亂收費亂攤派。

所有收費公路項目全部向民間資本開放

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投資興業活力。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通過公開競爭方式依法依規選擇特許經營者,所有收費公路項目全部向民間資本開放,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鼓勵社會力量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和康復、護理等短缺專科領域舉辦非盈利性醫療機構;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管理組織等新型健康服務模式;鼓勵社會辦醫連鎖化經營、品牌化發展和開展高端醫療服務。

支持民營企業依法興辦文化體育運營機構。鼓勵旅行社以購買保險代替交納服務質量保證金。堅持同等質量標準,依法支持旅行社和星級飯店參與政府採購和服務外包。

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饋渠道。在市、縣政務服務大廳探索建立“民營經濟綠色通道”,宣傳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暢通民企的訴求建議渠道。

在全省範圍內全面實施招標計劃發佈制度

進一步助推經營主體拓展發展市場。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地方版建設,推動口岸和跨境貿易業務統一通過“單一窗口”辦理。開展涉外商事法律服務示範機構創建活動,以太原爲重點,支持一批涉外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公證機構、調解組織,積極發展涉外商事法律服務業。

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清理設置非必要條件排斥潛在競爭者行爲,清除招投標和政府採購領域對外地企業設置的隱性門檻和壁壘。在全省範圍內全面實施招標計劃發佈制度,持續提升招投標市場透明度。

着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5個在建煤電項目建設。加快晉北採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建設,積極開發地熱能、生物質能。發展新型儲能,加快推進4個抽水蓄能項目建設,再覈准2個項目。開工建設2座新能源彙集站。紮實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

來源:山西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