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會”興“產”:舉辦文博會20年,文化企業營收破萬億

第二十屆文博會今天(5月23日)在深圳開幕。作爲少數幾個永久落地深圳的國家級展會之一,文博會見證了深圳文化產業20年來的高速發展,包括最新取得的標誌性成就——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年營收突破1萬億元。

來自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共3369家,較上年增加226家;實現營業收入11007.95億元,佔全廣東省的49.0%、全國的8.5%。這是深圳市規上文化企業總營收首次破萬億,營收規模在全國城市中僅次於北京、上海。

深圳文化產業與文博會可謂互相成就。早在2003年,深圳即確立“文化立市”戰略,提出將文化產業培育成繼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和金融業之後的第四大支柱產業。2004年,深圳市與文化部等國家部委聯合創辦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經過20年的努力,已打造成“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

20年來,文博會持續爲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作爲文博會的舉辦地,深圳市的文化產業在過去20年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發展速度,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04年的163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750億元,佔全市GDP比重由4%左右穩步增長至8%左右,支柱性產業的地位不斷鞏固。

深圳文化產業的優勢行業主要分佈在軟件開發、珠寶首飾製造、電子信息產品製造、高端印刷、文化旅遊等行業。深圳不僅有大芬油畫村、水貝珠寶產業基地這樣的全球重要產業節點,也有艾比森光電、絲路視覺、洛克特這樣的科創新星,以及華僑城、騰訊、華強方特等行業龍頭。“深圳文化產業已摸索出‘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創意’等獨特發展模式。”一位當地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共有市級文化產業園區80個,文化企業數量超10萬家,就業人數超過100萬人。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00餘家,境內外上市企業44家,專精特新企業253家。2023年營收超百億元的企業有17家,合計營收佔到全市文化企業的半壁江山。

深圳文化產業向新業態升級的趨勢明顯。深圳市社科院和深圳市統計局近日聯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深圳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爲明顯的16個行業實現營收5063.46億元,對全市文化企業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爲46.7%。其中,互聯網其他信息服務,互聯網廣告服務,多媒體、遊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互聯網遊戲服務四個行業營收佔16個文化新業態行業的83.35%。在17家百億營收企業中,符合新業態特徵的有9家。

根據文博會組委會數據,本屆文博會線下參展機構和企業共3076個,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展示面積16萬平方米;展出文化創意產品超12萬件;現場展示與交易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4000餘個。而20年前的首屆文博會,參展機構和企業共700餘家,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展示面積爲4.5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