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辭北影主席後露面 李烈:政府不要來害我們就好了!

李烈葉如芬臺灣電影未來走向。(圖/牽猴子提供)

記者林映妤臺北報導

李烈上個月閃辭臺北電影節主席一職,掀起一連串電影圈文化局連署抗議波瀾,19日她出席《2015之後,臺灣電影如何走向更大的市場座談會,當被髮問「臺灣政府還能爲臺灣電影做些什麼?」李烈直言:「我很早就不問政府能做什麼了,不要來害我們就好了。」一席話雖逗笑大家,卻也道出箇中辛酸

李烈說:「不管哪一黨執政,文化局的體系裡沒有懂電影的人,我們只好自立自強。」葉如芬也批:「文化局辦了多少公聽會,公聽會前我們做了多少準備,努力想要讓他們瞭解,但公聽會辦完,走出去之後還不是一樣。」

►►►電影新聞+實用資訊,加入『ET看電影』就對了!

李烈透露後來文化局長倪重華的確當面向她道歉,倪還說自己「很多事都不知道」。但李烈表示並不會重回北影當主席,因爲下了辭職決定就不會出爾反爾,她有可能進入諮詢委員會監督文化局,但目前諮詢委員會連個影都還沒形成,令人擔憂下屆北影即將到來,根本沒時間做準備。另外她也對李屏賓接主席表示沒問題,因主席沒實權只是個精神領袖,她認爲李屏賓攝影師身分來擔任主席並不衝突

▲李烈、葉如芬認爲合拍片趨勢。(圖/牽猴子提供)

《2015之後,臺灣電影如何走向更大的市場》講座王師主持,跟製片李烈、葉如芬對談,聊臺灣電影之後的走向。臺灣國片從1996年市佔率不到1%,一直到2008年前後《海角七號》等片崛起,國片市佔率到17%,其實臺灣的票房技術團隊一直都在進步,但頂尖人才少又忙,臺灣對人才的培育相當缺乏,如何改善這一點是當務之急。

除了人才的培育,市場的拓展也是要點,李烈跟葉如芬認爲跟別的國家合拍電影正夯,臺灣旁邊就是擁有廣大市場的大陸,有什麼理由合作?「我們同言、同語、同種,不像日韓有語言隔閡,只要劇本故事設計得好,就能吸引大陸投資,還是在臺灣拍、用臺灣的人。」並稱現在是網路時代世界越來越小,單打獨鬥的方式早已是過去式,要用企業型態分到一杯羹,合拍片纔是王道

▲李烈、葉如芬出席《2015之後,臺灣電影如何走向更大的市場》講座。(圖/牽猴子提供)

大陸廣電總局對電影題材限制多,葉如芬認爲那就不要去挑戰禁忌,「你要想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拓展大陸市場,那爲何故事那麼多,非要寫『同志』、『政治』?況且大陸的《烈日灼心》有同志也有警察,還不是過關了?這說明大陸近年來也慢慢開放了。」李烈也提醒要跟陸方合作要小心黑洞」,別因金錢就讓人才被吸走,「臺灣電影的本土人情本質一定要保留,更要培養年輕導演說故事的能力。」要跟陸方合作下,在遊戲規則中玩出新花樣。

►►►電影新聞+實用資訊,加入『ET看電影』就對了!

手機要看更多請下載《娛樂星光雲》APP

►►►iOS:點我下載。

►►►Android:點我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