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除「行人地獄」惡名 中市增設提醒標誌

臺中市府交通局在人行流量大的路口規畫明確區隔車輛與行人通行的行人專用時相,提升行人步行安全。(臺中市府提供)

掃除「行人地獄」惡名,臺中市政府交通局擴大軟硬體建設,繼去年針對人形流量大的26處路口設置「行人專用時相」,今年再增加市政北七路惠來路口、學士路英才路口等3處,另也建置路口庇護島,設立提醒低頭族注意的「路上行走、勿用手機」警示牌,並放大「小綠人」鏡面,保障安全步行環境。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爲了讓行人能安心過馬路,市府針對人行流量大、易導致轉向車輛與行人交織的地方劃設行人專用時相,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26處,今年將再增加3處,包括市政北七路、惠來路口及學士路、英才路口都已完成設置,盼降低人車衝突,提升行人安全。

此外,針對許多連過馬路都在劃手機的「低頭族」,交通局也在車流量大的路口設置「路上行走、勿用手機」警語,包括新光、大遠百與逢甲、一中等商圈、學區目前都完成設置,提醒行人留意。

交通局指出,一般行人專用號誌的邊常約爲20公分,考量醫院、商圈等處經常有許多年長者出入,他們視力較不佳,交通局特別將行人燈鏡面放大至邊長30公分,讓「小綠人」變成「綠巨人」,且配合紅綠燈的倒數秒數,播放「秒數不夠、下次再過」、「穿越馬路請勿低頭」、「注意轉彎車」等警語,提升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