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行人地獄? 民團點名7大痛苦路段
高雄市人行道車輛違停等障礙物充斥,影響行人通行。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呼籲市府,提撥3%交通罰鍰歲入專款投入人行道建設,改善行人安全。(崔正綱攝)
近期臺灣遭外媒狠批「行人地獄」,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20日透過實地模擬各族羣走人行道上的困境,並點名幾處是行人「痛苦路段」,要求市府除編列1.1億元預算外,至少提撥3%交通罰鍰歲入專款改善行人安全。交通局允諾將再爭取中央經費,改善人行設施環境。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前高雄市議員林於凱指出,據統計,2021年度A1(死亡)事故中,行人佔10%,主因除過馬路被撞、就是遭後車追撞(合計佔60%)。
林於凱認爲,往年市府編列行人路權改善經費不足,今年編列預算僅1.1億元,呼籲每年約15億的交通罰鍰歲入,至少需提撥3%、約4500萬元專款專用在改善行人安全。
林於凱還針對市內人行道上設施不足,點名「痛苦路段」,如西子灣捷運站(輕軌哈瑪星站)到鼓山渡輪站、捷運三多商圈到獅甲國小站、捷運凹子底站周邊欠缺連續人行道、捷運巨蛋站及中央公園站欠缺「行人專用時相」、榮總及高醫附近,人行道不足和常被佔用,行人被迫改道,易造成就醫長輩危險。
中山大學公事所教授彭渰雯指出,高齡長者逐年上升,人行道應平順、連續、無障礙,保持輪椅族通行;建議市府規畫路邊停車彎,讓機車停車位退出人行道。
親子共學協會創辦人吳亭君表示,學童在狹窄、傾斜環境騎單車很危險,大順路會通往兩所中小學校,約4000名學生,建議設置「通學步道」。
交通局指出,已改善人行環境長度約1萬公尺,今年預計再增2500公尺,並完成13所校園通學步道改善,今年將加倍申請營建署補助,未來所有新闢道路、重劃區道路,均將人行道納入基本設施,目前共設置38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294處行人早開時相。
交通局表示,自2012年起,完成5大商圈、20所大專院校、14所教學醫院周邊機車退出人行道措施,近5年則配合10大重要幹道、15所市立學校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同步執行機車退出人行道,計42路段、長度3萬4840公尺;未來將與行人路權團體建立聯繫管道,透過多方合作,改變高雄交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