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醫院協會共同聲明 支持以公務預算調節健保點值

行政院院會30日宣佈撥補疫後點值,除動用總額中、因應非預期風險的8億元外,還會動用政院撥補健保基金的43.3億元支應,第1季撥補16.94億、第2季撥補34.39億。(圖取自行政院直播)

新冠疫情後民衆就醫量回流,導致健保點值下滑,行政院11月30日拍板通過動支健保基金43.3億元,補貼健保點值,遭民團批評是「玩弄健保遊戲規則」。臺灣醫院協會、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臺灣醫務管理學會今天共同發表聲明表示,支持用公務預算調節健保總額,提升醫療品質與增加醫療韌性,共同守護全國人民健康。

臺灣醫院協會、臺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臺灣醫務管理學會今天表示,今年健保總額點值低於0.9,原因是新冠肺炎降級後醫療費用迴歸改由健保支應,但新冠肺炎醫療費用在去年是以防疫特別預算支應,理應不可由今年總額預算支應,因此使用健保非預期風險經費支應,但8億元經費不足以支應新冠肺炎和類流感申報成長金額,因此續以公務預算補助實屬合情合理。

聲明指出,自健保總額開辦以來,隨着醫療環境變遷與醫療科技進步發展,醫療急重難症相關處置成本上升急速,一直以來健保總額點值浮動,造成醫療體系、醫事人員時時擔憂,感嘆辛苦付出醫療專業卻被貶值打折。

聲明中提到,在現今萬物齊漲的年代,健保給付卻反其道而行,如果以浮動點值估計,今年第一、第二季在未攤扣前,多爲0.7左右,如今政府着手調整,保障健保各區平均點值至少0.9,醫界在此肯定衛福部能體察疫情後,朝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提高醫療支出及增加醫療韌性,並期盼未來8年持續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每年至少6%以上,以貼近日本及韓國醫療支出佔GDP的比率。

聲明表示,醫院身爲醫療、防疫、診治的最重要防線,需有足夠健保總額預算確保其穩定、健全、永續經營是亟需正視的事,雖看到112年平均點值不到0.9元補足到0.9元,但醫界期待113年起能將點值穩定在0.95元以上,不足部分由公務預算補入這樣方可確保醫療機構營收穩定,並有餘裕進行財務資源配置,包含提升醫護薪資、維持醫療照護品質及購置新設備儀器等,共同打造醫療永續的健康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