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建設鄉風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三明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持續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風貌積極向上,鄉村振興的步伐越發堅定有力。

巧用村規民約 涵養文明鄉風

自2022年起,在三明市委文明辦、市鄉村振興促進會等部門單位的指導幫助下,三明市各鄉村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以修改細化村規民約,出臺約束性措施爲抓手,組織開展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截至2023年,三明市1737個村均完成村規民約修訂,重點將約束性措施納入其中。

在新村規民約的影響下,各村鎮紛紛破除陳規陋習,淳化鄉風民風,涌現出一批批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典型事例。文明新風吹遍鄉野,已成爲助力三明市鄉村治理的重要手段。

活用特色資源 提升文明素養

“五一”假期,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迎來旅遊旺季。遊客們沿着蜿蜒的石板路,穿梭在青瓦土牆的古民居間。村中的蔡氏家風家訓館是遊客必到的打卡地,遊客們通過看實物、聽講解,瞭解蔡氏一族對“忠、孝”文化的理解。

近年來,三明市堅持以文化人,持續將朱子文化、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日常,在滿足羣衆文化需求、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同時,也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期,以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會議在三明召開40週年爲契機,三明市委文明辦與市委講師團聯合組建“福小宣·五講四美”宣講團,以講政治、講理論、講政策、講文明、講故事爲重點,展開巡迴宣講活動,將理論宣講送到田間地頭,讓文明新風吹遍城鄉。

建設和美鄉村 奏響振興樂章

兒童樂園裡孩子們盡情玩耍,百姓大舞臺上各類節目輪番上演,鵝卵石步道上村民們閒適漫步……步入建寧縣溪源鄉楚尾村的楚溪福文化公園,祥和的農村新景象呈現在眼前。

一直以來,三明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以改善羣衆生活環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質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各項因地制宜的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制度在當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爲三明市精神文明創建的一道道亮麗風景。截至今年5月,三明市已有21個全國文明村鎮、89個省級文明村鎮,1010個村鎮獲評市縣級文明村鎮。

文明浸沃野,鄉村沐新風。如今,在常態化的鄉風文明創建帶動下,三明市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志願服務蔚然成風,文明實踐溫潤心田,好人故事層出不窮。以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激昂樂章正在三明大地奏響。(陳睿 陳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