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橫三縱同時動工成塞車元兇? 柯文哲:這是慘痛經驗

臺北市近來塞車問題嚴重。(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近來塞車問題頻傳外界矛頭指向三橫三縱腳踏車專用道計劃柯文哲曾在受訪時說出,「再開除幾個局長就解決了」,讓外界質疑這種言論是否不妥,他4日接受節目專訪時首度坦承,三橫三縱計劃不該同時動工,不但無法解決交通問題,還讓他踢到鐵板

臺北市區近來交通大壅塞,許多用路人將問題歸咎到轄內正在進行的行車三橫三縱工程,導致復興南北路、新生南路等重要幹道車道縮減,嚴重影響車流暢通;但市府方面則認爲,和去年同期相比,無論是低溫下雨天數均高出很多,讓不少民衆選擇開車上路,間接導致車輛變多造成壅塞,強調單一因素都不足以說明今年的塞車「盛況」。

對此,臺北市交通局鍾慧諭3日曾解釋,塞車與建置三橫三縱自行車道沒有直接關係,因爲經過車輛偵測器偵測資料後顯示,施工路段的行車速度與施工前比較,並無明顯差異

不過,柯文哲4日晚間接受《壹電視》「正晶限時批」專訪時首度承認,三橫三縱計劃同時動工讓他踢到鐵板,過去覺得一條一條做太慢,所以這次同時做,結果一下子施工面積太大,不但沒有解決塞車問題,還反而更加嚴重,讓他得到一次慘痛的經驗,未來要「慢慢想、快快做」,做好交通管制、施工準則等SOP,不讓工程車同時佔用車道,纔能有效紓緩塞車的問題。

▼ 臺北市塞塞塞!(圖/記者季相儒攝)

但對於柯文哲放話要多開除幾個局長,鍾慧諭4日接受電臺專訪時還幫忙緩頻,市長講話比較直快,大家仍會繼續工作,但塞車主因廠商尖峰時刻施工,對於施工查覈沒有做到位,路口淨空部分,也沒有積極迴應,談到內湖長年塞車問題,她則拋出對進出內湖橋樑的車輛收取擁擠稅,或是採單雙日車牌管制進出內湖、劃設公車專用道等方案

但她強調,內湖塞車是長年的問題,不可能短期內就解決,對於交通局曾提出高乘載方案,遭柯文哲打槍一事,她則說,因爲過往不曾做過,如果第一個做,畢竟會受到質疑,柯市長也曾說「不然你們去測試一下,看兩、三個月後會如何?」

對此,柯文哲晚間受訪時則說,改善內湖交通問題有20幾個改善方案,收取擁擠稅是最後手段,但要通過收取擁擠稅提案並不容易,還要議會通過,「臺灣又不是新加坡、上海,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且收稅涉及人民權利義務,要執行有一定的困難度。

至於即將在2月7日拆除的忠孝橋引道,柯文哲表示,拆除忠孝橋引道是臺北西區門戶計劃的第一步,但忠孝西路是臺北西區與三重連接的大動脈,拆除期間市民必須忍受交通不便的「交通黑暗期」,因此,臺北市府打算在過年8天期間一次完工降低黑暗期。這也引來臺北市議員應曉薇批評,過去1年來,交通局都未正面迴應市民交通打結問題如何解決,現在卻祭出8天拆橋工法彷彿在作秀。看來交通窘境未來將會是柯市府相當棘手的問題。

▼柯文哲4日談到,自行車三橫三縱工程同時動工的確讓交通問題更加嚴重。(資料照/記者張暐珩攝)

►►更多政治影音、報導,請鎖定【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