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博呂文:“兩頭在外”的離岸文化加工催生文化出海新可能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趙曉晨 廣州報道11月22日,在2024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廣東·廣州)文化出海專場,北京薩博新經濟發展諮詢中心副主任呂文現場解讀新型數字服務貿易的新機遇與挑戰。
“這次來到文化產業投資大會,一方面很激動,覺得大灣區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非常蓬勃,但是也看到了很多隱憂,看到了投資方和我們的企業方互相迫切對接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大灣區文化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要正在催生新的發展模式。”呂文說。
具體來看,數智科技賦能文化內容生產創新,正在改變文化生產和分發的方式,對外文化的貿易模式正向文化內容加工產能服務全球的數字服務貿易模式轉變。同時,在尋求海外增量市場成爲必然趨勢的背景下,中小規模文化企業出海依然面臨衆多困難,需要新思路、新模式。
呂文分享,國際文化產業合作模式正在從跨文化生產到離岸文化生產演變。第一階段是跨文化產品生產,以單純利用國外文化元素開發面向國內市場的跨國元素文化產品爲主;第二階段則是有意識主動瞄向國際市場來進行文化輸出,技術模式也從傳統實體產品轉向數字文化產品。
北京薩博新經濟發展諮詢中心副主任呂文現場解讀離岸文化加工模式。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和信息化時代,全球的文化生產要素已經在全球流通,文化資源、人才元素、資金元素,還有消費市場,都已經完全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呂文以好萊塢在加拿大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影視製作體系爲例,介紹了離岸文化加工模式正成爲新的可能。
在概念上,離岸文化加工有非常顯著的兩大特色:一是資源和市場“兩頭在外”,整合國際的文化元素,用自身文化加工能力,針對國際市場的需求主動策劃創作文化產品;二是“跨文化”特徵突出,在產品生產環節利用文化資源以及產品銷售環節開發國際市場中都需要跨越文化差異,真正涉及文化內容層面的合作。
“全球數字文化生產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依託網絡、數據和新興技術,實現了從內容製作到推廣、分發、消費的開放、協作、共享和透明化。這種方式下,文化出海、企業出海實際上都是在不同的環節介入全球的生產。”呂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要在國際的數字文化體系當中佔據自己的地位,需要發展離岸數字文化內容加工服務貿易模式,即吸收和利用非本地、非本國的文化資源,生產出面向外地、外國市場需求的數字文化產品,並實現對外傳播輸出與消費。
在他看來,離岸文化內容加工服務貿易作爲一種新型的、以技術和創新爲驅動的國際貿易模式,不僅拓寬了國內數字文化產品和製作服務的國際市場,也爲數字文化企業走出去、承接國際業務找出了新模式、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