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家庭多由媽媽扛家計 1919陪讀資助7萬兒童減輕經濟

如前夫因案入獄、丈夫又因債離家出走獨自育有6子的鬱萍(化名),所幸好鄰居1919服務中心爲她申請了1919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減輕她一些生活重擔。(救助協會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根據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陪讀計劃112學年報告》,資助的220班2293個弱勢家庭孩子中,逾6成由爸爸或媽媽獨力照顧,而由媽媽獨力照顧的近5成。如前夫因案入獄、丈夫又因債離家出走獨自育有6子的鬱萍(化名),所幸好鄰居1919服務中心爲她申請了1919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減輕她一些生活重擔。

鬱萍3個較長的孩子已到外地求學,她與3個幼小的孩子住在一間狹小的套房,其中最大的纔剛上幼兒園。因爲要照顧孩子,鬱萍無法外出工作,只能利用零碎時間經營網拍,再加上政府低收入戶補助和育兒津貼,勉強餬口。

而住在基隆的恩琪(化名),今年36歲,因債務問題與前夫離婚後,獨力撫養2個孩子,現在分別讀小5和小1,都參加傳愛社區1919陪讀班。爲了多賺點錢,恩琪身兼美甲師和餐飲外送員,平均每天工時長達12小時。雖然渴望陪伴孩子,但長時間的工作讓她力不從心。恩琪坦言:「最困難的就是沒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儘管疲憊,但樂觀的恩琪從不抱怨,她始終認爲:「只要持續努力,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愈來愈好的。」

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4年起推出「1919陪讀計劃」,提供弱勢家庭兒童免費課輔、品格教育、才藝課程、營養餐點,及家庭關懷,總計20年來累積已資助超7萬人次的孩子。而自2011年推出的「1919食物銀行」,則定期提供弱勢家庭食物包,減輕其經濟重擔,至今已累計服務 7萬4322 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