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Q2財報,揭示中國咖啡高質量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原標題:瑞幸Q2財報,揭示中國咖啡高質量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文 | 無鏽鉢 山核桃
怎樣看待如今的瑞幸?
在回答這一問題前,可以先來看一組數據:
在全球範圍內,開1萬家店要多久?
連鎖便利店品牌美宜佳用了20年;蜜雪冰城開出第1萬家門店開業時,距離首店開業過了23年;肯德基在中國市場的第10000家門店,花了足足36年……
2006年,一位財經記者滿懷熱情的寫下了《一萬家中國咖啡的神話》,並給出了那組當時中國連鎖品牌眼中的 “天文數字”:星巴克平均每8小時就可以開出1家門店。
而作爲對照,瑞幸從萬店規模邁入“2萬店俱樂部”,只花了1年零1個月,平均1個小時開一家店。
在“存量週期”主導各行各業之際,瑞幸不僅是市場上稀缺的“增長聲音”,更是屈指可數貢獻“現象級增長”的品牌。
這基礎上,如果說過去資本市場和行業對於瑞幸的定位,只是中國連鎖咖啡“多強”中的一員,那麼,如今的瑞幸已經有資格成爲行業頂端的“超級品牌”。
結合最新的Q2財報,瑞幸不僅是規模、營收層面的行業頂流,其圍繞“內功建設”,不斷探索中國咖啡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同樣也已經成爲國內咖啡連鎖行業做大做強的“路徑標杆”。
在中國咖啡行業,“速度戰”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但如果拉長時間線來看,放到整個行業座標系下,瑞幸不僅是業內速度領跑的玩家,更是堅守開店質量,在行業狂奔中保持穩定配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品牌。
從行業整體看,連鎖咖啡玩家的拓店速度正在下降。以今年6月爲例,據媒體統計,20家連鎖咖啡品牌6月新開門店884家,同比2023年6月下降43.3%,而瑞幸卻逆勢增長。最新財報顯示,瑞幸門店數再創新高,截至二季度末,瑞幸門店總數達19961家,其中自營門店爲13056家,聯營門店爲6905家。
而在今年7月,隨着北京中關村在握旗艦店開業,瑞幸也正式引領中國咖啡跑進“2萬店時代”。從第一家門店到首個萬店,瑞幸花了約6年時間,而從1萬門店到2萬門店,瑞幸只用了13個月的時間,這樣的擴張速度不僅說明了瑞幸已跑通了門店複製的模型,而且瑞幸在擴張的同時,也在培養和普及中國消費者咖啡飲用習慣,使得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的天花板不斷上升。
兩萬店背後,瑞幸給出的是一個“質速結合”的增長樣本。 本季度,瑞幸自營門店收入達62.77億元,同比增長39.6%,聯營門店收入達18.50億元,同比增長24.5%。利潤方面,自營門店營業利潤爲13.51億元,同比小幅提升,經營利潤率達21.5%,環比有所提升,可見,瑞幸在規模擴張中依舊保持着高質量發展的勢頭。
當前,在價格戰與門店規模戰下,中國咖啡行業競爭已進入新的淘汰賽,洗牌也已開始,而瑞幸門店規模有兩重明顯的優勢:一是行業競爭白熱化,在賺錢越來越難的情況下,門店規模即意味着長期的規模優勢。二是“瑞幸速度”保證其能搶佔優質點位,在行業未來的“點位爭奪”中擁有更強的話語權,持續釋放滾雪球效應。
覆盤瑞幸的增長軌跡,紙面上的高速擴張背後,有兩點值得關注:
首先,瑞幸不僅開店的“速度”快,“加速度”的提升,更是源源不斷。
一般來講,對於連鎖品牌來說,伴隨着經驗、模式、方法論的總結,開第2萬家店的速度,一定會比開第2家店快。
但熟能生巧所帶來的效率提升,往往是線性的,也是有限的。
即便是麥當勞這樣的品牌,從第3萬家店到4萬家店,也耗費了整整20年時間。
相比之下,瑞幸的擴張加速度,則是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過去的一年裡,與其說瑞幸是在一間間的選址、談判、開店,不如說這一品牌是在成規模地複製和裂變門店。
Q2財報顯示,即便是在穩健、可持續戰略下,有意放緩開店速度的第二季度,瑞幸咖啡依然淨增 了1371家門店,不僅實現了對中國大陸全部省份的覆蓋,也在規模和市佔率上持續領先市場,進一步擴大了與競爭品牌的相對優勢。
另一方面,瑞幸不僅僅是增長的速度快,更實現了效率、品質、創新的協同發展。
覆盤瑞幸,1年1萬家門店的增長數據固然耀眼,但同樣也有很多優勢和成績,被前者的光芒掩蓋。
前期的高增長印象背後,越來越多目光正在匯聚向瑞幸的“六邊形能力”。
比如,瑞幸在高速擴張中守住了品牌口碑,贏得了用戶的信賴。
財報數據顯示,瑞幸第二季度用戶規模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月均交易客戶數達到6969萬,較2023年同期的4307萬同比增長61.8%。
這意味着,隨着規模和市佔率的持續攀升,瑞幸經受住了品質考驗,贏得了用戶真金白銀的投票。
與此同時,即便是身處咖啡市場拉鋸戰的激烈環境下,在瑞幸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依然維持了“爆品神話”。
得益於對創新研發的堅持,瑞幸二季度再度推出30款新品,包括椰皇拿鐵、檸C美式、輕咖超大杯系列新品均深受消費者喜愛,其中,單品輕咖檸檬茶首周銷量突破508萬杯;老牌爆款同樣也表現不俗,4月份,在瑞幸生椰拿鐵推出三週年之際,該品類單品銷量已突破7億杯。
門店擴張與爆品驅動,也帶動瑞幸產品銷售收入增加,並助力新開出的門店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直接的戰鬥力,切實轉化爲了上揚的淨收入。
2024年第二季度,瑞幸總淨收入創單季營收額新高,達84.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5%。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瑞幸總淨收入達146.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0%。
在咖啡市場深陷內卷,品牌集體貼身肉搏的當下,從用戶信賴、到營利雙增、再到爆品迭出,瑞幸“六邊形戰士”的能力表明,這一品牌表層的經營數據背後,有着更深厚的“底座支撐”。
這一底座,正是瑞幸打磨多年,不斷升級的「數字化壁壘」。
回顧過去,這一品牌一直堅持將數字化貫穿於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門店運營、食安管控等各個環節,進而實現“快”的底座支持;更強的產品研發能力、更嚴格的品質管理系統和更高效的門店運營效率。
正如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在本次業績溝通會上所強調的那樣:
“作爲中國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始終從用戶出發,堅持產品創新、加大供應鏈投入、持續強化數字化優勢,推進中國咖啡行業高品質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參考西方商界的一句名言,“迪士尼是僞裝成遊樂園的文化”,我們或許也可以說,“瑞幸是僞裝成咖啡店的連鎖經營方法論”。
當前中國咖啡的發展尚在初期,在圍繞行業各類關於利潤、規模與模式的討論聲中,儘管中國咖啡玩家們面對着多元且複雜的挑戰,但在供給與需求側依舊有廣闊的挖掘空間。
瑞幸持續的收入增長與優化的利潤端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結合上文提到的穩健的拓店速度,瑞幸的奔跑還在繼續,中國咖啡的進擊也沒有停止。
在供給與需求側,瑞幸還在給中國咖啡“上強度”。
在供給側,從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往往要經歷採購、加工、烘焙、物流等多個關鍵環節,而產業鏈的把控能力決定了一杯咖啡最終的品質,也是咖啡品牌最爲關鍵的核心競爭力。
而在過去多年來,瑞幸一直在加大供應鏈投入,向產業鏈上游走,通過整合創建垂直供應鏈,將供應鏈做重做厚,掌控咖啡的全生產環節,以支撐未來長期的發展。
在上游的生豆採購上,瑞幸一直堅守高品質和嚴標準。一方面,通過與ECOM集團、三井物產、廈門建發股份等世界頂級咖啡豆貿易商合作,瑞幸建立了覆蓋全球核心咖啡產區的供應網絡。
另一方面,瑞幸還深入產地一線,依靠“全球尋豆之旅”計劃,在全球“搶好豆”,足跡已遍佈埃塞俄比亞、巴拿馬、印度尼西亞、雲南等知名咖啡產區,今年3月,在雲南保山,瑞幸首個咖啡鮮果加工處理廠也進入試運營階段,不難看出,瑞幸正在將其競爭優勢延伸至最上游的生豆原產地。
在中游的烘焙加工上,瑞幸目前在福建和江蘇擁有兩個自有烘焙基地,其中,今年4月最新投產的江蘇烘焙基地佔全國烘焙產能的近20%,是目前國內已投產的產能最大的單體咖啡烘焙基地,同時,這些數智化的“超級工廠”,通過全流程的高效自動化生產,也極大地提升了供應鏈效率。
而在供給端深入供應鏈也在反哺需求側,提升用戶價值。後端供應鏈的高效運轉,數字化的研發與運營體系以及萬店門店供給,讓更新鮮的咖啡豆對外輸出成更契合用戶需求的爆品,藉助更年輕化的營銷方式,讓瑞幸始終具備無限的品牌活力,與消費者形成更緊密的連接。
正如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所說:“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瑞幸將抓住中國咖啡市場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通過不斷擴大門店網絡佈局、加大供應鏈佈局投入、持續強化數字化優勢,優化成本提升效率,進一步擴大和鞏固領先優勢,穩固市場領先地位,實現高速、健康、可持續的業績增長。”
眼下的中國咖啡市場,還遠未到競爭的終局,行業比拼也走向了綜合能力的競爭,“快、穩、進”的瑞幸不僅爲行業提供了一個高質量增長的樣本,站在更遠的未來,也爲中國咖啡的長期主義發展增添了更多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