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普篩挨轟錯過黃金時機 醫點出1差別「關鍵在僞陰性」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1日宣佈,自2日中午12時起,入境臺灣旅客一律全面普篩醫療粉專《MedPartner 美的朋友》同日晚間在臉書PO文點出「入境普篩」的關鍵,入境旅客拿到陰性報告可能因此鬆懈,如果是僞陰性,恐怕會讓疫情擴散出去,現在入境一律一人一室,這個風險就小很多。

桃園機場出境候機室,旅客穿着防護衣。(圖/記者沈繼昌翻攝,下同)

指揮中心1日宣佈,自7月2日起,所有入境旅客皆要在機場進行PCR採檢。消息曝光後,引發各界熱議,還有網友發文直指,陳時中6月18日才聲稱「入境普篩」對病毒沒有特別效果結果現在又轉彎了,「無疑是錯過預防印度Delta變種病毒進入社區黃金時間。」

對此,醫療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1日晚間在臉書PO文表示,中央之所以做出改變,最重要的差別是「以前居家檢疫可以回家,有僞陰性的風險」,僞陰性不僅僅是成本考量,更害怕的是民衆鬆懈導致疫情擴散,「你得到了一個陰性報告,會鬆懈一些,這其實是人性啦。現在入境通通一人一室,這個風險就小了。」

醫療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強調,這不是什麼政策急轉彎或者打臉,而是整體入境的政策變化,進而產生適合全面篩檢的條件

▲桃園機場設置的臨時篩檢站。

事實上,「入境普篩」已經吵了很長一段時間,像是新北市長侯友宜民進黨立委許智傑,都曾經建議中央應該施行「入境普篩」,防堵疫情入侵。爲何指揮中心直到1日才終於同意施行,陳時中解釋,由於現在旅客入境臺灣,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幾乎不會有與家人接觸的可能。

陳時中說明,以前除了特殊專案入境的旅客外,一般入境者都是居家檢疫,大多人是回家居住,當時若施行入境普篩,一旦出現僞陰性,可能會造成防疫破口,現在入境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縱使有僞陰性,也不會增加傳播風險,所以專家認爲,這個時候入境全篩是適合的措施」。

今天好像有些人看了標題高潮,說這下還不是入境普篩了吧⋯⋯但是建議你還是看一下內文,瞭解爲什麼現在可以做這樣的決策了。 陳時中坦言,以前很多人建議入境篩檢,但中央一直沒有予以採納,爲什麼現在要改變?其實是收集了相關意見國際相關做法,且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