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華21年之後,晨星的新故事

作者 |洪偌馨

今年是晨星(Morningstar)成立的第40年。

這家誕生於美國芝加哥一間小公寓的公司,從彙集共同基金的基本信息和數據起步,一路發展爲全球領先的獨立投研服務提供商。其業務遍佈全球33個主要市場,覆蓋了投資、研究、投顧鏈條上的各個環節等。

晨星親歷了美國共同基金和投顧市場大發展的黃金時代,並跟隨財富浪潮的翻涌,以獨立第三方的角色參與進了很多國家的財富管理行業規則與基礎設施的構建過程中。

帶着同樣的願景,晨星進入了中國市場。

2003年,晨星在華設立辦公點開始涉足中國市場,後續這裡逐步發展成爲晨星的全球數據與研發中心,再到2010年晨星又以唯一家外資身份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資格……

如果要給晨星在中國的20餘年劃出幾個重要的節點,這些都是繞不開的標籤。而現在還要再加上一個新的轉折點。

2022年8月,晨星在重新審視全球戰略佈局之後對中國團隊及市場的定位和佈局進行了調整。根據新的規劃,中國將成爲晨星全球的重點戰略發展市場,在華團隊將更聚焦於中國市場業務,對於原全球數據及研發相關人員則做了減法。

調整之後,晨星(中國)實際上增加了不少基於本地市場的產品、研發、商業分析等條線的崗位,並首次在中國大陸設立了市場部與編輯部。

當然,在內部員工看來更重要的一個風向標是:在晨星所有的海外市場中,中國區總經理是唯一一個直接向總部首席戰略官彙報的人。

晨星全球首席戰略官兼全球投資研究總裁Michael Holt去年密集到訪中國,也被視爲一個積極的信號:晨星正在「加碼」中國而非遠離。

眼下,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正面臨一場轉型,投顧業務蓄勢待發。「晨星將積極投入更多資源,努力成爲中國財富轉型故事的一部分」,Michael Holt在最近一次到訪中國時如是說到。

而如何更深入地參與到中國投顧轉型的浪潮之中?如何將海外經驗複製到中國市場?如何開發出更多適合中國投資者的決策工具?這些都是擺在晨星(中國)面前的新課題。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第21個年頭,晨星即將開啓了一段新的故事。

不只有基金評級

在中國的投資市場,大多數人對於晨星的印象都來自於它的基金評級。

作爲晨星最富有盛名的產品之一,誕生於1985年的晨星基金評級(Morningstar Rating)不僅開創了兼顧公募基金業績與風險的綜合評價體系,更改變了當時美國投資者過於關注歷史收益的片面認知。

而後,晨星不斷豐富和完善評價指標體系,除了晨星基金評級外,又衍生出了晨星投資風格箱、晨星可持續發展評級、晨星獎牌評級等,以數據爲支點,爲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很多專業、全面的決策工具。

(注:晨星星級評價主要基於基金歷史的風險調整收益相對於同類基金的表現,旨在根據基金的歷史業績表現對其進行排序,而不是前瞻性評級。相比而言,晨星獎牌評級是一個前瞻性評級,旨在識別未來有望獲取超額收益的基金。它評估基金的投資優勢並對它們進行區分,以幫助投資者選擇高質量的基金。)

晨星DBRS是全球第四大信用評級機構,其覆蓋範圍遠不止於基金領域,它還爲金融機構、企業發行人、政府以及結構性金融產品提供獨立的信用評級。

2020年,晨星還全資收購了全球領先的可持續投資研究和評級機構Sustainalytics,將觸角延伸至可持續投資、綠色金融等領域。目前,晨星Sustainalytics也是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綠色貸款評估機構之一。

數據,一直被認爲是晨星的底色,也是構建其全球業務版圖的基座。

在晨星(中國)總經理馮文看來,目前晨星提供的所有產品和服務可以概括爲四種能力,數據——工具——投研——投顧,從下往上層層演進,而每一層又能獨立延展。

與此同時,還可以橫向從行業維度來看,作爲全球最大的獨立投資研究機構之一,晨星已經覆蓋了基金、股票、債券、私募市場、可持續投資等幾大板塊的數據服務與評級業務。

說起來並不複雜,但就是在這一縱一橫之間,晨星圍繞「投資」形成了一套獨立的邏輯體系和產業生態,將軟件、數據、研究以及評級等能力進行了有效的結合,並形成了對外輸出的產品、工具及服務。

成立40年以來,晨星通過內部的業務拓展,以及外部的投資收購,從最初提供基金基礎信息和數據分析的公司,演變爲了一家全球領先的、獨立的投研服務提供商。

從收入結構來看,其在全球的主要業務板塊可分作三部分:

根據晨星2022年財報,其全年營收超過18億美元。其中,以上三塊業務的收入分別是13.317億美元、2.694億美元、2.695億美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是71.2%、14.4%、14.4%。

目前,晨星基於訂閱(License-based)和交易(Transaction-based)收費的兩大業務都已在中國市場展業多年,服務了國內很多頭部的資管機構、財富管理機構等。

而此前一直未能進入中國的基於資產(Asset-based)的投顧類服務則被視爲晨星(中國)新一階段的發力點。

「這是很多中國投資者對晨星最爲陌生的一塊」,據馮文介紹,晨星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涉足投顧業務,是美國投顧市場的先行者,也是最重要的參與者。目前,晨星已是全球最大的投顧機構之一,管理規模超過2600億美元。

在投顧板塊中,晨星可提供包括資產管理、投顧策略、企業的退休賬戶管理,等多類產品和服務,其客戶中不乏富達、美林、花旗等世界頂尖的財富管理機構,也有沃爾瑪等全球知名企業。

馮文認爲,獨立視角、全球視野、自成生態、以及數十年的實踐經驗,這些元素造就了與衆不同的晨星,也是它之於中國市場的獨特價值所在。

「本土化」的新課題

這並不是晨星(中國)第一次面臨「本土化」挑戰。

2003年,晨星進入中國時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就是,如何將其已經非常成熟的基金評級體系應用到中國的公募基金市場。當時,距離中國的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的發行不過2年時間。

而根據晨星評級的指標要求,基金要有3年以上的業績纔可被納入考量。

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彼時,晨星(中國)面臨的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新興市場。到那一年末,中國34家基金公司共發行了100來只產品,管理總規模僅1716億元。

後來,晨星也結合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和行業規則,對其核心產品和工具進行不少「本地化」改造。晨星評級的「五顆星」也成爲了國人篩選基金最早,也是最權威的參考指標之一。

在過去的21年時間裡,晨星(中國)深度參與並見證了中國公募行業的發展。換個角度來看,晨星在中國的業務佈局也是隨着國內財富管理市場本身的成長而不斷加深。

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1月末,國內公募基金數量(按投資組合統計)已達11391只,管理規模達27.45萬億元。

如果把視野再放寬一些,根據麥肯錫的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接近250萬億元,成爲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

毫無疑問,在利率市場化、打破剛兌、房住不炒等大背景下,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正快速起飛,並且經歷一場全新的蛻變。面對這樣的時代機遇,沒有機構願意錯過,晨星也不例外。

在馮文看來,晨星(中國)下一階段的戰略發力點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一是用戶層面,積極開發面向C端用戶(個人投資者)的產品和工具;二是業務層面,深入參與到投顧及財富管理業務產業鏈中。

例如,不久前剛剛上線了面向個人投資者的費用工具就是其打出的「第一槍」。

事實上,費用一直是晨星基金評價體系中的核心指標之一。以著名的晨星全球獎牌評級爲例,該評級是對基金投資策略進行前瞻性分析的綜合評價結果,分別爲金牌、銀牌、銅牌、中性和負面。

對於主動管理基金,晨星對那些在未來長期內相對於晨星分類指數,在考慮費用和風險後能夠創造附加價值或「正向超額收益」的投資工具給予金牌、銀牌和銅牌評級。

對於被動策略,晨星對那些在未來長期內超額收益能夠大於同類基金費後阿爾法中位數或大於零(以較低者爲準)的投資工具分別給予金牌、銀牌和銅牌評級。(注:晨星將「長期」定義爲至少五年的時間段。)

Michael Holt表示,晨星的研究表明,在歐美市場,基金費率的高低往往是預測其未來業績表現的最可靠因子。因此,該指標一直是投資者挑選基金的關鍵因素之一。

但在中國市場,基金的費用問題並沒有得到投資者足夠的重視。

這一方面與中國投資者的專業程度有關,還未習慣於去關注這些潛藏的數據信息;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過去十多年伴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募基金可以獲取足夠豐厚的超額收益,相比之下,那點兒成本問題自然被忽略掉了。

衆所周知,基金投資的流程大概可以分爲三個環節:買入、持有、賣出,每一環都會產生相應的費用。比如,基民們比較熟悉的是在購買和贖回環節支付的一次性費用。

但實際上,投資者爲一隻基金所付出的成本遠不止於此。

相比一次性扣除的基金申贖費用,持有成本是被均攤到了所有投資者身上,並且直接從基金資產里扣除,因此基民很難有直接的感知。大家看到的基金淨值,已經是扣除各種費率後的結果,但這其中的費用具體包含哪些名目卻鮮少有人重視。

晨星就仔細拆解了這筆「糊塗賬」,理了理中國基民們的持有成本。

根據晨星的梳理,基民的持有成本被分爲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兩部分。其中前者包括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後者則掩藏更深,包括一些運營費、交易費等。

據晨星(中國)的產品部負責人楊濤介紹,其實所有的費率數據都可以從基金公開披露的半年報和年報中找到,但他們都是以絕對金額的形式呈現,投資者很難形成一個全面而清晰的概念,更難以進行不同產品間的橫向對比。

現在,晨星將這些費率挖掘出來,並轉換爲了百分比的形式,形成了一個工具化的產品,投資者可以快速查詢到自己所持基金的綜合成本。

在楊濤看來,瞭解自己持有基金的成本,有助於長期收益,提升持有體驗;而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有,獲悉潛藏在隱性費率中的利益衝突,比如,爲什麼有些基金表現並不算拔尖卻能夠得到銷售機構的力推,進而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基金市場都有其特定的規則,披露的數據和標準也有所差異」,楊濤認爲,儘管晨星關於基金費率已經有非常全面、紮實的研究基礎和方法論,但具體結合中國市場仍要做不小的調整。

而將晨星在全球積累的經驗「本土化」爲適合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並與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進行更深入的融合,這是楊濤所在的產品團隊以及整個晨星(中國)正在努力的方向。

21年後再出發

晨星選擇以「費用」爲切入點開啓下一階段的新篇章,並非偶然。

在中國,基金賺錢、機構賺錢,但基民不賺錢的痛點長期存在,但任憑輿論如何呼籲、監管如何推動,財富管理市場「以產品爲中心」的商業模式並沒有發展根本性轉變。

究其根源,還在在於賣方市場之下,基金公司、銷售渠道和投資者的利益並不一致。而對於投資者成本的拆解,無疑是揭開了這個黑箱。那麼,中國基民的持有成本究竟有多高呢?

僅以管理費一項來看,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行業共獲取收入1458億元,而支付給銷售機構的客戶服務費用規模達到413億元,佔比達28%。換言之,除了基金公司,還有近三分之一被各類銷售渠道以客戶維護費的形式納入囊中。

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國內公募市場上投資者承擔的費用總支出超過3000億元。(數據來源:中金報告)

晨星以2023年基金半年報的數據爲例,測算出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持有成本分別1.72%和2.36%,債券型基金在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持有成本爲1.08%。

不要覺得這是蠅頭小利,複利的力量不容小覷。

假設你在一隻主動偏股型基金上投資了1萬元,它每年產生的費前收益率是10%。如果沒有任何持有成本,10年後這筆錢會變成25937元。但如果按2022年主動權益基金整體2.61%的持有成本(即晨星綜合費率指標,包含了按年從資產規模中計提的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交易費用、其他運營費等),你10年後實際能拿到的只有大約20400元。

事實上,放眼全球,中國公募基金的費用都是極高的。這樣也能理解,爲何近年來監管頻頻向費率「開炮」。

費用問題觸及的是商業模式的根本,通過減費讓利改變現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推動財富管理機構完成從以銷售爲核心的「賣方市場」向以服務爲核心的「買方市場」轉型,從而真正提升投資者的長期獲得感。

這也是晨星(中國)持續研究費用問題,開發費率查詢工具的題中之義。

其實,相似的故事也曾在美國上演。上個世紀70年代,隨着養老金入市、共同基金大發展,美國過會對《證券交易法》進行修訂,取消了共同基金通過證券交易佣金的最低限制。

在政策的推動之下,以先鋒領航爲代表的「免傭」基金橫空出世,引得整個市場開啓佣金「內卷」,通過主動降傭或免傭吸引投資者。

當然,在美國投顧業務從誕生到繁榮的過程中,監管政策只是一個「催化劑」,資本市場的波動、投資者的需求和習慣變化、市場參與者們的主動創新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晨星可以做的還有很多,不只是與更多業務的深度融合。作爲一家獨立的第三方公司,還可以參與到行業基礎設施的構建中」。

馮文以投顧爲例介紹到,晨星不僅在投顧業務上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年還通過收購佈局了投顧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例如,專做組合管理的SMArtX、解決KYC問題的FinaMetrica等。

此外,馮文表示,晨星還是全球第四大的指數提供商,指數數量豐富、覆蓋面廣,未來也希望可以參與中國市場的指數定製與產品創新。

ETF可以低成本地實現對指數的完美跟蹤,並且風格穩定、品類豐富、風險分散,一向是長期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與投顧業務相輔相成。尤其去年以來,中國的監管部門也多次表態,將放寬指數基金的註冊條件,鼓勵市場創新。

如今,放眼中國市場,包括養老「第三支柱」的快速發展,震盪市場下投資者偏好的變化,以及今年ETF產品的爆發等變化和跡象都表明,投顧業務起飛的臨界點正在逼近。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轉型故事纔剛剛開始,而晨星希望在這其中留下更多印記。

光述Lightell

記錄「大財富管理時代」的好公司和好故事,洞察行業變遷與未來趨勢。

聯繫我們:Lightell@126.com

本文來源:光述Lightell,作者:洪偌馨,原標題:《入華21年之後,晨星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