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央行:三個發力重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邊萬莉北京報道11月6日晚,央行發佈《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題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爲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對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近日表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以人民爲中心這一根本,通過改革、調整和優化金融供給體系,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務。”
利率市場化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央行文章指出,央行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更好發揮利率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關鍵作用,引導融資成本持續下降,不斷提升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質效。
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日益增強
經過近30來年的發展,我國的市場化利率體系不斷建設完善,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日益增強。在貸款市場方面,2019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LPR報價形成機構,LPR成爲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定價的參考基準。在存款市場方面,2022年4月,央行指導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利率自律機制成員參考市場利率變化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是重要的宏觀經濟變量,決定着資金的流向,對宏觀經濟均衡和資源配置有重要導向意義。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貸款利率方面,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累計降低0.8個和0.65個百分點,帶動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從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3年9月的3.82%,創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存款利率方面,主要金融機構於2022年9月、2023年6月和9月先後三次主動下調存款利率,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更大,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顯著提升。2023年9月,新發生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爲2.04%,較2022年4月下降0.4個百分點。
對於老百姓最爲關注的房貸,央行適時調整優化房貸利率政策:一是建立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二是調降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三是推動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據瞭解,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超過2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惠及超5000萬戶、1.5億人,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1700億元,戶均每年減少3200元。
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三個發力重點
展望未來,央行提出了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三個發力重點:一是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促進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二是推動存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引導融資成本持續下降;三是持續提升房貸利率市場化程度,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就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而言,一方面,按照健全中國特色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要求,持續完善以中央銀行政策利率爲核心、利率走廊機制作用有效發揮、目標利率圍繞政策利率運行的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機制。另一方面,持續在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信貸市場培育質押式回購利率(DR)、國債收益率、LPR等指標性利率,提升市場基準利率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準確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爲市場定價提供重要參考,併發揮好作爲浮動利率金融產品定價基準的重要作用。
此外,健全“市場利率+央行引導→LPR→貸款利率”和“LPR+國債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釋放利率調控信號,引導貨幣市場利率運行,最終傳導至債券、貸款和存款利率,有效調節資金供求和資源配置,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