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職/同為關西封王球隊 歐力士為何人氣不如阪神?

歐力士猛牛和阪神虎今年都拿下聯盟冠軍,但彼此人氣明顯有落差。 科科任/攝影

日職兩聯盟的季賽冠軍近來出爐,央聯優勝由阪神虎拿下,洋聯優勝則歐力士猛牛獲得。然而,雖然兩者都是關西的球團,但阪神虎封王當下,吸引到大批球迷在知名景點「道頓堀」四周狂歡、跳河慶祝。而歐力士封王時,儘管也是有部分球迷自發祝賀,但規模顯然遠不及阪神的盛況。

從數據來看,截至21日爲止,阪神虎今年主場場均人數爲41019人,位居十二球團第一,歐力士場均則是27235人,在十二球團排在第八名。甚至以歐力士主場京瓷巨蛋來說,阪神虎今年在該球場排了八場比賽,每一場觀衆數都在3萬6000人以上,比歐力士隊任何一場比賽觀衆數都還要多。即使是歐力士9月20日的封王戰,也「只有」35619人在場而已。

爲什麼同樣都是關西球隊,彼此間卻有這麼大的人氣差距?這就與球隊本身的歷史發展與策略有關了。歐力士猛牛前身爲「阪急勇士隊」,阪急集團老闆小林一三,在早年就對職棒經營有着高度興趣,例如1916年時,小林就曾經勸進早稻田名將河野安通志,是否有意願組建職棒隊伍。

雖然河野一時認爲時機尚早沒有答應,不過四年後,河野在東京組成了日本史上第一支職棒球團「日本運動協會」。往後日本運動協會因爲關東大地震遇上經營困難,小林一三便伸出援手,使得運動協會轉移至關西,並更名爲「寶冢運動協會」。

儘管寶冢運動協會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不敵環境而宣告解散,但仍是關西職棒的先驅者。往後讀賣新聞有意成立職棒聯盟,阪急知悉後也立刻組隊,成爲1936年日職聯盟的創始七隊元老之一,並在隔年啓用主場西宮球場。雖然日職在二戰期間一度面臨停擺,不過一到戰後,阪急馬上又開始動員重建球隊,對職棒的熱情可見一斑。

歐力士前身阪急隊爲日職元老之一,並在1937年起以西宮球場爲主場。(阪急文化財團小林一三紀念館授權使用) 科科任/攝影

後來日職兩聯盟分裂,阪急勇士隊投入太平洋聯盟,阪神虎則雖一度簽下正式文件,本來也要加盟洋聯,但高層隨後被巨人說服,臨時反悔改入中央聯盟。由後見之明來看,阪神這個決定在商業上帶來了巨大影響。往後央聯掌握了媒體資源,再加上巨人九連霸「V9」引發熱潮,讓其他央聯球隊也連帶受惠。而洋聯先天劣勢之餘,還碰上「黑霧事件」爆發,聲勢逐漸遭到全面壓制,形成一面倒「人氣央聯」的現象。

整個1970至1980期間,阪急即使四度進軍日本一,並在1975至1977年拿下日職三連霸,但總入場人次最多的一年爲也才80萬。反觀阪神虎從1973年起,每年的總入場人次都突破百萬,1980年已經衝到169萬,差距顯而易見。阪急及洋聯球隊在經營困難下,還數度發行免費票券,求球迷進場觀戰。

小林一三雖在1957年辭世,但他曾留下遺訓:阪急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必須死守「寶冢歌劇」與「阪急勇士隊」。然而到了1980年代,這兩大資產都帶來龐大的虧損,使得集團已逐漸難以支撐。阪急高層認爲,日職少了阪急,起碼還有其他隊伍,但歌劇可是稀有資產。若是兩者取其一放棄的話,傾向賣掉球隊而力保寶冢歌劇。

小林一三曾經留下不可脫手棒球隊的遺訓,但阪急仍不敵大環境而退出。(阪急文化財團小林一三紀念館授權使用) 科科任/攝影

正巧在1988年,以租賃業起家的「Orient Leasing」集團,考慮將集團名改爲「歐力士(ORIX)」。爲求新行號能快速爲人熟知,歐力士便有意收購職棒球隊,作爲企業的宣傳。阪急評估歐力士是國際企業,不像阪急比較侷限在關西地區,或許能帶給職棒聯盟正面刺激,於是願意將球隊賣給歐力士。

不過爲了保留傳統,阪急在賣球隊之餘,也開出了以下條件:一是歐力士必須延用「勇士(Braves)」隊名,二是歐力士必須繼續以「西宮球場」作爲主場,三是讓長年擔任阪急總教練,並拿下日本一三連霸的上田利治繼續職掌兵符。歐力士也答應了這些要求。

未料才過兩年,1990年賽季結束後,歐力士便宣佈放棄西宮球場,主場將轉移至神戶,理由是西宮球場周圍女子大學多,而女性又不進場看球。不過也有說法認爲歐力士總裁宮內義彥是神戶人,且神戶本身也熱心招攬,纔是球隊遷移的主因。不僅如此,隊名也從勇士改名爲「歐力士藍浪(BlueWave)」,總教練更從上田利治,換成前巨人選手土井正三,幾乎斬斷了所有與阪急的連結。

歐力士出爾反爾的行爲,自然引起阪急老球迷的不滿,轉移神戶後的成效也不明顯。到了2004年,這次換近鐵猛牛有意出售球隊,本來有機會直接賣給其他集團接手,但卻遲遲無法進行,被認爲正是歐力士從中作梗阻撓,不惜讓洋聯可能冒上只剩五隊,甚至日職縮減成十隊單一聯盟的風險,仍執意要合併近鐵。

最終雖然因爲東北樂天金鷲的加盟,讓洋聯免於減隊危機,但近鐵仍遭到歐力士吸收,多數主力球員都被歐力士優先挑走,僅有巖隈久志等選手因本人意願,不肯加盟歐力士而去了樂天。由於吸收了近鐵猛牛,歐力士改名「歐力士猛牛(Buffaloes)」也將近鐵的原主場大阪巨蛋(京瓷巨蛋)視爲主場,與神戶進行雙主場策略,平均分攤賽事。不過隨後又決定將重心放在大阪,將經營已久的神戶降級爲準主場,並削減賽事量。

歐力士併吞近鐵球團後,便將主場移至大阪巨蛋。 科科任/攝影

歐力士加盟以來,一連串吃碗裡看碗外,踐踏阪急、近鐵死忠球迷心情的操作,自然遭到部分球迷的記恨。諷刺的是,這時期歐力士猛牛的隊徽,還選擇了「Bs」這個縮寫。意思是阪急「勇士」、歐力士「藍浪」和近鐵「猛牛」三個暱稱綜合,所以是「B」的複數形態。對那些不滿歐力士的前阪急、近鐵球迷來說,看了只覺得特別刺眼。

在合併前的2004年,歐力士賽季總觀衆人數約是141萬人次,近鐵則是133萬人次。然而在合併之後,歐力士2005至2009年,觀衆人數都未滿140萬人次,到2013年爲止,也都卡在140多萬的區間,可見得儘管吸收了兩支關西球隊的資源,卻沒有得到關西球迷的青睞。

所幸到了2019年,歐力士總算是把球帽上的「Bs」拿掉,改成單一的「B」字。並找來過去在阪急時代加盟,阪急歐力士體系「曾在西宮球場出賽過」最後一個引退的中嶋聰來擔任總教練。球隊也在好的選秀眼光及養成環境下,誕生了山本由伸、吉田正尚、宮城大彌、山崎颯一郎等人氣和實力兼具的球星。球團許多行銷也主打年輕化策略,成功吸引到許多球迷。

歐力士近年戰績出色,對人氣有正面幫助。影片來源:太平洋聯盟TV

如今歐力士拿下三連霸,更對人氣有着相當正面的影響。前述的場均數字雖然遠不及阪神虎,但起碼在洋聯中排在第二,僅次於福岡軟體銀行鷹。若持續往好的方向發展,或許能讓關西球迷重拾信心,獲得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