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發電排砂 明年啓動

日月潭大竹水域淤積嚴重。(廖志晃攝)

中部地區面臨56年來最嚴重乾旱,各大河川水庫清淤刻不容緩,以南投縣日月潭來說,每年增加約80萬立方公尺土石量,因日月潭是國際級風景區,若以砂石載運產生泥水粉塵交通堵塞問題,將成爲環潭公路災難臺電公司因此決定以水力發電排砂,藉此移除堆積的土石,若如期在2022年實施,將成爲創舉。

日月潭蓄水容量約1.7億立方公尺,今年測量結果總容量爲1.4億立方公尺,淤積量約18.9%,砂石主要集中在大竹湖水域,並逐漸向拉魯島延伸。臺電明潭大觀發電廠劉演鎮指出,因今年嚴重乾旱,日月潭水位下降,暫時將大竹湖挖掘的淤積泥砂堆置岸邊,目前已挖除1萬立方公尺,等待滿水位時再做後續作業

其實,前2年日月潭水庫減淤已陸續挖出1萬、3萬立方公尺,但清淤速度遠不及每年增加的淤積量,爲在2031年達到泥砂出入平衡目標,臺電去年起着手辦理水力發電排砂方案,也就是在大竹湖抽取淤泥與發電用水混合,經由長4公里的水下管線送到大觀一廠進水口,透過水力機組同時發電與排砂,下游巨工尾水出口水裡溪則設置清濁分流涵管,避免影響觀光遊憩與居民生活

日月潭水力發電排砂預定2022年開始執行,第1年排砂目標量15萬立方公尺、第2年30萬立方公尺、第3年45萬立方公尺,可將大竹湖高灘地滿水位以下1公尺的淤積全數抽除。此外,霧社水庫已嚴重淤積,幾乎無法儲水,臺電將在水庫旁另闢排淤隧道,再利用洪水期以水力排砂,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動工武界壩是日月潭主要水源,爲確保武界壩蓄水功能,臺電推動武界壩改造計劃,要將排洪門底檻下降6公尺,以利排砂減少淤積,但此案目前還在行政院審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