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如此瘋狂波動,背後誰在收割?

誰這麼狠,在收割日元呢?

文 | 海上客

日元這一波波動,簡直瘋狂。

對於這個五一勞動節假期前往日本旅遊的小夥伴來說,或許感受更深,且有不少新快樂。比如一些商品相比匯率來說,簡直是降價促銷。而若長期生活在日本,則有點吃不消——衣食方面的基本開支開始大幅上漲。

日本餐飲店店長清水恆章:現在日本的經濟已經停滯了,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物價上漲的影響 圖:央視新聞

與此同時,諸如人工費、水電費,沒有不漲的。

1

日本怎麼了?

“我們使用的食材是受日元貶值影響最大的美國產牛肉,其實不僅是美國產牛肉,所有進口牛肉都在漲價。我正在考慮是否改用日本國產牛肉,或者不賣牛排,轉行做別的生意。”餐飲店長清水恆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說了自家企業經營困難的原因。

其實,從清水恆章所言,窺一斑而知全豹。說白了,就是這一輪,日元正被收割!

誰這麼狠,在收割日元呢?

只要看一看美元的情況,大抵就知道,因“強勢美元”,亦即2022年以來美聯儲的激進加息,一方面確實應對了美國國內的通脹,其實也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溢出效應。其中日元受傷害爲大。

美聯儲激進加息,日元很受傷 圖:央視新聞

在多國央行宣佈跟着美元加息的情況下,日本挺着熬過了一段繼續負利率的日子,今年3月終於挺不過去,宣佈結束堅持了8年的負利率政策。

哪知道起碼到目前看,幾乎無效。日元相比美元,總體仍在跌,跌到連續多日刷新1990年以來最低紀錄。

這種跌法——

海叔的一位朋友前陣子去日本玩,換了些日元,玩得也挺開心。然而,等他回來,又感覺去早了。“如果再晚幾天出發,晚幾天換匯,用同樣多的人民幣,我能得到更多日元。”這說法,當然顯示出並未進入加息週期的人民幣,相對美元還挺堅挺的。這在世界主要貨幣中並不多見!

事實上,在亞洲,諸如韓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等等,走勢都與日元有類似之處,只是沒日元那麼慘。

當然,目前看,就在4月29日日元再次跌破紀錄之後,突然回彈,漲幅高達1.3%。有分析認爲——

此事可能是日本政府開始進場干預,並有大機構買入日元;

另有日本銀行業消息人士稱,日本央行正在出售美元換日元。

然而,假設日本央行當真出手,就真能抵抗住美元嗎?

也難!

據參考消息報道,當地時間4月2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布魯塞爾對媒體表示,“在受到美國高利率深遠影響的國家,也就是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問題要嚴重得多”。

格奧爾基耶娃接受採訪 圖:視頻截屏

日本當然不是新興經濟體的一員。但海叔感覺,格奧爾基耶娃的話,對日本來說,更振聾發聵。

畢竟,日本在歷史上,哪怕經濟方面,都不止一次被美國收拾過。“廣場協定”,歷歷在目。

如今的日本,人口老齡化比新興經濟體要嚴重,在一些領域對美國經濟的依附也更甚。在被美國收割的時候,日本未必比新興經濟體更皮實耐壓。

2

日本能怎麼辦?

索性提高利率,橫豎要保住日元匯率?這也未必管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張季風分析——

提高利率有可能給日本經濟帶來更負面的影響,例如市場流動性變小。

有資料顯示,2023年日本的總債務達到創紀錄的1286.45萬億日元,

日本國債規模已經佔GDP的約260%。

張季風稱,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升利率會導致日本財政預算中的國債稅也相應提高,這會讓日本政府面臨更大的財政壓力。

日本央行面臨抉擇困難

在不少朋友前往日本旅遊,短期大呼划算的同時,確實也有朋友擔憂。

要知道日元、韓元、林吉特等等都在跌,會不會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一般?那人民幣能否在亞洲獨善其身?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認爲,日元貶值對中國而言也是有利有弊的——

有利的方面:中日經貿合作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後明顯加強,中國企業也加快對日投資。在此背景下,日元貶值對中國企業的投資顯然更有利。

但更要注意,日元如果繼續大幅下探,中國的出口產品競爭力恐怕受到一定影響。另外,在金融層面上,會影響中國對貨幣資產的配比結構。

3

RCEP生效後,亞洲各經濟體該更團結 圖:新華社

海叔個人認爲,對於美元如此強勢收割,不僅日本,目前其他亞洲國家承壓都非常之大。甚至有經濟學家稱,“更大的危機”爲期眼前不遠。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應對之策是亞洲各經濟體的團結。

有評論指出,成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應該早日提上日程。

其實,單單看中日韓三國的情況,如果能聯手,無論是工業生產能力、研發能力,還是市場規模,都足以抗衡各種收割!

然而,問題的關鍵是——

在日韓國內,並非所有決策者都有非凡眼光。

十多年前,中日韓經濟合作更上一層樓的態勢本已呼之欲出,可那時候日本突然冒出“釣魚島國有化”之事。背後是不是有人在鼓搗,藉此破壞中日韓自貿區的如期成立?

日本後來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釣魚島沒佔到便宜,在經濟上繼續被人深度掣肘。

如今,在美國所謂“印太”戰略之下,日本是否更缺乏具有戰略眼光的政治人物?

但是凡事危中有機。哪怕當下,倒是希望日本國內真有人能看穿形勢,置之被收割之地而後生。

版權說明

新民週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週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