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報道 中國微短劇模式登陸日本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4月16日刊登題爲《豎屏微短劇傳到日本,中國企業提供原作》的報道,報道內容如下:
在智能手機上觀看的豎屏微短劇將在日本上線播放。
日本一家初創企業GOKKO與中國企業合作,最早將於4月中旬上線近60集的內容。
中國每年的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1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5元人民幣——本網注)。在美國,微短劇觀衆也越來越多。一些微短劇每集只有90秒左右,非常簡短。在日本,以對有效利用時間十分敏感的年輕人爲中心,微短劇用戶規模有望擴大。
GOKKO新制作的微短劇每集只有60秒到90秒,其特點是連續展開故事情節的58集加在一起構成一個故事。在微短劇普及的中國,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模式,中國製作公司嘉書科技爲GOKKO提供了微短劇的原作。
該劇的拍攝和剪輯由GOKKO負責,最早將於4月中旬通過嘉書科技面向日本市場開發的應用程序(APP)TopShort上線。預計總播放量將達到1億次。
在日本,提供短視頻的企業開始增多,但用途以企業廣告爲主,數十集的連載短劇並不普及。要用短劇吸引觀衆的興趣,關鍵在於技術訣竅,在每集中添加被稱爲“段子”或“伏筆”的看點。
嘉書科技獲得過美國風險投資巨頭紅杉資本等的投資,在韓國和美國也提供視頻內容。
嘉書科技創作出100多部熱門作品,擅長的是製作講述主人公對抗逆境的短劇。GOKKO負責人田中聰表示:“中國企業十分擅長打造吸引觀衆追下去的故事。”
GOKKO把與嘉書科技的合作視爲進入海外市場的起點。據中國調查公司艾媒諮詢的數據,到2027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田中聰認爲:“即便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只要能夠很好地展現日本的文化,就有進入的餘地。”GOKKO還在考慮進入韓國和美國市場。
微短劇一般爲豎屏模式,視角窄,製作費用可以降低到田中聰所說的“每部平均費用爲3.5億日元的商業電影的十分之一以下”,因此初創企業也能夠輕鬆涉足這一領域。微短劇可以將臨時演員等參演人員和大型道具等的使用降低到最小限度。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字幕和配音,就可以將微短劇發行到全世界。
微短劇APP也在海外加速傳播。中國大型數字內容企業旗下的美國企業運營的ReelShort等約40個APP的累計下載數,截至2月底爲5500萬次。
人們也開始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製作影視劇,在這方面走在前列的是中國。不僅是故事情節等,就連出場人物的卡通角色、服裝及小道具都用AI生成,不用真人演員就能製作成品。
YH Research市場調查公司預測,豎屏微短劇的全球市場規模到2029年將達到566億美元。
熟悉娛樂市場的東洋證券首席分析師安田秀樹指出:“(微短劇)比製作電視劇簡單,受到了Z世代等年輕人的支持。”
在新形成的娛樂市場上,日本能否展示出繼漫畫和遊戲之後的影響力?兼具機動性和挑戰精神的初創企業備受期待。
據YH Research介紹,日本的豎屏微短劇市場到2026年也有可能達到10億美元的規模。在觀衆越來越遠離電視的背景下,初創企業和大企業都在摸索使用對Z世代有影響力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