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恥辱

“汽車製造必須注重每一毫米、每一克、每一日元和每一秒”,這是日本輕型汽車製造企業——大發工業公司喊出的響亮口號,也是這一家公司的造車宗旨。這一口號,大發喊了幾十年,然後,人們也終於發現,這家公司數據造假也進行了幾十年。

12月20日下午,大發公司在東京舉行記者會,公佈數據造假的調查報告,奧平總一郎社長向記者們90度低頭謝罪7秒鐘。跟着一起謝罪的,還有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中島裕樹。

奧平社長說:“大發汽車因爲適合日本狹窄土地和道路的小型汽車而受到國民的青睞,併成爲許多顧客的代步工具,但我們背叛了客戶的信賴。”

大發工業公司創建於明治40年(1907年),當初生產發動機,公司名稱爲“大阪發動機”,1951年改爲“大發工業”。這家公司只生產排氣量在1000毫升以下的輕型汽車,產量佔到日本輕型汽車市場的30%。1998年,豐田汽車公司取得了大發公司51.2%的股權,大發成爲豐田汽車集團旗下的16家子公司之一。

大衆公司在汽車製造中數據造假是怎麼被發現的?

是來自於公司員工內部的告發。

曾經擔任過東京地方法院院長和國家公安審查委員會委員長的貝阿彌誠律師,作爲第三方調查委員會委員長在記者會上公佈了調查結果報告。厚達162頁的調查報告指出,從2014年開始的汽車安全性測試報告中,至少發現在25個檢測項目中有174件數據杜撰造假。

譬如,在一項安全氣囊撞擊測試中,乘客座位的測試結果謊稱爲駕駛員座位的測試結果。

譬如,只進行了左側碰撞測試的情況下,謊報右側也進行了碰撞測試。

譬如,檢測安全氣囊安全性時,本應通過碰撞來展開安全氣囊,但是,大發只在氣囊中安裝檢測儀器來獲取相關數據。

檢測數據造假的大發汽車

大發公司爲什麼會進行檢測數據造假?

調查報告指出,杜撰數據的問題由來已久,但從2014年開始,在制定過短開發計劃的情況增多的背景下,違規行爲變得普遍。現場負責人在必須死守緊迫的生產時間表的情況下,承受了極大的生產壓力,爲了按時完成生產任務,被迫實施舞弊。而且從削減成本的角度來看,可提供的測試車輛數量有限,他的工作面臨着一次性通過,不允許失敗的巨大壓力。

那麼,出現如此檢測數據造假的問題,作爲母公司的豐田汽車公司有沒有責任?

調查委員會委員長貝阿彌誠律師表示,我們認爲豐田汽車公司對此沒有責任,是大發公司的管理層未能掌握實際情況,根本的問題是一線人員與公司管理脫節造成的。

我們來看看網絡上日本消費者的“怒號”:

將顧客的生命置之度外,性質之惡劣,不可原諒!

大發的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欺騙”。

絕對不會再買大發車,要讓這家公司破產。

這是日本的恥辱,信譽失墜。

日本汽車的“品質神話”已經成爲過去的傳說。

豐田汽車集團會長豐田章男發表視頻談話,向消費者謝罪,認爲大發的問題“絕對不能容忍”。

大發公司宣佈,立即停止所有64種車輛的銷售,包括海外市場。但是,後期的震盪尚未凸顯。今日(21日)一早,大發股票暴跌,日本國土交通省也將對大發公司總部進行搜查。3年前,三菱汽車公司因爲被發現數據造假,導致公司經營一蹶不振。那麼,這次輪到大發。大發的命運如何,不會有太多人關心,“汽車王國”信譽的崩潰,纔是日本社會最值得關注的課題。

讀一本書,瞭解日本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