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桂林,已被嚇暈

在地球待久了,總會看見些奇奇怪怪讓人後怕的東西,好像世界出了bug一樣。

最近一次有這種感覺,就是夜晚的陽朔帶來的。

甭去奪命艦上體驗異形的巨大與可怕了,夜晚的陽朔纔是巨物的老家。

白天,這裡看起來十分正常,仍然是印象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來源:小紅書@週週雪莉

然而,這只是陽朔的“表世界”。

一到夜晚,迷霧和燈光交相輝映,這些白天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山也變得有內味兒了,彷彿走進了《寂靜嶺》的“裡世界”,瘮得慌,讓人san值狂掉。

△來源:小紅書@就愛煮粥啊

吃個飯,騎個車,散個步,擡頭就看到巨大的不可名狀之物從天空中撲面而來。別說雞皮疙瘩了,感覺五臟六腑都被嚇到重裝了一遍。

△來源:小紅書@TSI

更有人直接被嚇到摔了一跤。

這可好,以後拍鬼片都不用整特效了,直接在夜晚的陽朔把那攝像機一架,恐怖氣息渾然天成。

△來源:小紅書@8wa0

當你以爲自己不親臨陽朔就不用體會到這種恐懼,但它還是會教你重新做人。

你以爲屏幕裡的是一棵樹,結果愣是怎麼都找不到樹幹,於是你猛地意識到,原來這玩意是一座山。

△來源:小紅書@TingShare

尤其是“沒見過世面”的外地朋友,習慣了和一眼望到地平線的平原大眼瞪小眼,來到陽朔後更是被嚇得膽戰心驚。

然而,本地人也會如此。得,童年陰影直接伴隨着你成長爲青年陰影和老年陰影。

可能有些網友不理解,說到底,這不就是山嗎?能有多害怕?

就算怕,爲什麼就獨獨怕陽朔的呢?

其實,這種對於巨大物體的恐懼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巨物恐懼症。

夜晚的陽朔可以說是巨物的老家之一了,和流水線一樣,批量產出可以嚇鼠人的山。

△來源:小紅書@西瓜不開門

而且這山嚇人就嚇人在,當你還沉浸在現代城市的繁華氣息中時,它突然給你來個jump scare,出現在從未設想過的地方,讓你恍惚之中懷疑自己是不是觸到這個世界的bug。

明明還處在住宅區,可這山卻和憑空出現的一樣,好像違背了一直以來的認知,再搭配上青苔樹木的陰綠色。身體還處在三十八度的山腳,心卻驟冷到好像到了山頂。

△來源:小紅書@陳大奘

而且,相比於其它有山的城市,陽朔的山形態更爲詭異,沒什麼緩衝地帶,就硬生生地突然站在你面前,靜靜審視着你,隨時準備壓下來。

△來源:小紅書@zon

我都怕它下一步就是咬手掌、塔塔開,變成巨人開始踏平城市。

不愧是喀斯特地貌,這山就這麼水靈靈地在y軸上平地而起,不斷朝你咕涌,也太沒邊界感了。想象力豐富的人在這呆一宿,就能有痛直通“看山不是山”的第二重境界。

△來源:小紅書@好餓想吃了

網友表示,白天直接愛上大山,等死了就和小允子一起變成大青牛在這吃草吃到天荒地老。一到晚上,媽,我怕!

更瘮人的是,有些山還疊了buff,比如自帶墳頭啥的,林正英來這進貨都進不完。

除了山,陽朔還有其它巨物。

在千古情景區,你能見識到另一經典巨物——四面雕像。

△來源:小紅書@吃不飽的貝貝醬

它就這麼靜靜地從四面八方注視着你,慈眉善目,給本就可怕的峰叢恐上加恐,添了不少科幻,乃至是魔幻氣息,神秘而又令人脊背發涼。

△來源:小紅書@Back To Snnnow

更別提克蘇魯系溶洞了,巨大的鐘乳石,層層交疊起伏的岩石紋路,再搭配上倒立的蝙蝠,你說這是異形老巢我都信。

△來源:小紅書@親愛的兔美醬

△來源:小紅書@親愛的兔美醬

陽朔,你到底還有什麼驚嚇是我不知道的?

既然有巨物恐懼症患者,那麼肯定也有巨物愛好者。

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挺愛看夜晚陽朔的山,越菜越愛看,越看越刺激,那麼既然要追求刺激,不如就貫徹到底。

懂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巨恐的內核是巨愛。

生活的SM在這兒上演得淋漓盡致。

越菜越愛看的背後,可能也不僅僅是尋求刺激。一方面,巨物因爲本身的大體積,會給人一種神聖且莊嚴的感覺,使人不自覺地想要靠近。

另一方面,這可能也涉及點兒解壓的哲學小妙招。巨物讓個體及其煩惱顯得如此之渺小,頗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覺了。

不少人還把這種方法當作脫敏治療,或許看多了,也就不怕了,從前是我爲魚肉巨物爲刀俎,今時今日也該換一換了。

當然,就像看恐怖片一樣,巨物也是如此,獨懼巨不如衆懼巨,這種“拉人下水”的感覺也讓自己多了個一起害怕的搭子。

那麼巨物愛好者可能就要問了,還有哪些地方的巨物可以貫徹繼續刺激的?

成都綠地468,白天看就已經有些心跳加速,晚上看,它直接化身超長大蟑螂,通體漆黑,從遠處看的不真實感到越來越確認的真實與窒息,感覺再不快點跑,它就要飛過來抓人了。

△來源:小紅書@貓吃小餅乾

還有重慶繁華的洪崖洞,燈火通明,人來人往,不去這打一下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了重慶。但洪崖洞對岸就沒有這麼有“人氣”了,而是滿滿的“鬼氣”。

△來源:小紅書@今晚橘色真好

在湛江湖光巖的大烏龜,可愛之中又因爲過於巨大顯得有些不和諧,讓人又愛又怕。

△來源:豆瓣@偉大的芋頭

更別說北京的鼓樓,白天看可以夢迴古代,夜晚看感覺下一秒就要go die,黑壓壓一幢,直接體會到皇室沉重的凝視,胸悶且心慌。

△來源:小紅書@愛笑的小圓兒

而位於福建平潭的大風車,則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刺激,還有聽覺。

還在遠處時,未見其車先聞其呼呼的轉動聲,等走近一擡頭,一個龐然大物就屹立在那兒,好像一直在等你一樣。國外有恐怖遊戲警笛頭,這下可好,國內有風車頭。

△來源:小紅書@獨酌_CK

國外也有不少巨物。

在日本,最著名的巨物之一就是仙台觀音。白天看就已經有些不適,一到夜晚,百米高的雕像對比起周圍的黑暗與來來往往的汽車,看得人巨物恐懼症直接當場發作,更不用說住在觀音旁邊的酒店,隱隱的壓迫感揮之不去。

△來源:小紅書@你說你是咕咕嚕

△來源:小紅書@yukyukyukyuk!

而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咱也不好說這到底是巨物愛好者的盛典,還是巨物恐懼症患者的“發病地”。

“正夢(Masayume)”這個作品,尺寸相當於6~7層樓高。感覺創作團隊沒少看伊藤潤二的漫畫,這20m的臉能把人瞬間拉進《氣球》裡。

△來源:小紅書@KL HOJIAK

泰國,則是巨物愛好者的老家之一。龍廟、鮎魚廟、藍廟、三象博物館……全是巨物。都說純恨戰士幹一行恨一行,那我們巨愛戰士則是見一個愛一個。

△來源:小紅書@Doubleliker

△來源:小紅書@Doubleliker

不過,也有不少看起來更“人畜無害”、甚至有點抽象的巨物。

比如濰坊風箏節,各式各樣的巨型風箏在天空飄蕩,什麼都敢往天上放。從迷人老祖秦始皇,到專救爺爺葫蘆娃,國內的國外的,啥形象都有。

△來源:小紅書@懶腰開開

△來源:小紅書@旋風土豆993

巨物恐懼症秒變巨物嘲笑症,怎麼不算是一次成功的脫敏治療呢?

除了巨物恐懼症外,還有其它的恐懼症。

當年的韓劇天花板《秘密花園》,玄彬飾演的金洙元就患有幽閉恐懼症,導致他一個霸道總裁從來只乘扶梯而堅決不坐封閉式電梯,否則就會心跳加快,直至暈厥。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害怕狹小密閉的空間,比如做核磁共振、坐飛機,見到日漸逼仄的錢包(bushi),甚至是在遊戲裡也會有所反應。

還有深海恐懼症,當你樂呵地在大海母親的懷抱裡暢遊,下一秒迎接你的卻是斷崖分界處,顏色突變,氣溫驟降,暗流涌動,一邊是生活了一輩子的陸地,另一邊卻是不確定性拉滿的未知深海。

△來源:嗶哩嗶哩彈幕網@環球旅行風景

光是看網友的描述都能被嚇得兩腿發軟。

“本來浮潛看小魚開心着呢,一不小心遊到了分界處,太恐怖了!”

“我只是想游過去之後看看斷崖是什麼樣就回來,結果看到的那一霎那我直接嚇挺了,原住民給我拖回去的……”

以及密集恐懼症,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深圳機場了,天花板以及莫名其妙蟲卵一樣的蓮蓬式物體,差點就要艾特異形導演來這汲取靈感了。

△來源:小紅書@一顆小樹.

遠在南半球的墨爾本也整了這死老出。

這牆上的“藤壺式設計”越看越讓人不適,設計師主打的就是一個膈應,怎麼反胃怎麼來。

△來源:小紅書@麻酷絲兒

我哭死,人人都笑我膽子小,偏偏我的膽子最小。

其實這些對特定物體、情形的恐懼症很正常,因爲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生活經歷等都各不相同,導致我們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也會千差萬別。

正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互聯網也讓我們“患有”各式各樣恐懼症的人可以互相理解、抱團取暖。

就像“社恐”跳出原有語境而逐漸有了社交標籤這一用途,各式各樣的恐懼症被越來越多人認識、站在潮頭浪尖上的日子,說不定也指日可待。

最後,你有相關的體驗嗎?歡迎在評論裡和我們分享。

作者| 烤烤

編輯|烤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