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剪影-正隆董事長鄭舒雲 能抗壓決斷 也能柔性行銷

正隆董事長鄭舒雲圖/本報資料照片

紙業最年輕的董座、正隆第三代鄭舒雲接班已達11年,儘管上任以來,碰上大環境最動盪的時期,先是歷經亞洲金融風暴,接着中美貿易戰登場,大陸禁廢令、新冠疫情肆虐也接踵而來,她還是繳出漂亮的經營成績單,截至2021年止,正隆累計ROE高達84.7%,市值成長達293.6%、金額來到393.4億元,EPS年均值爲2.3元。

好成績讓鄭舒雲獲選2021《哈佛商業評論》(HBR)首屆臺灣上市公司最佳女性CEO15強。現年46歲的她說,大環境起伏,讓自己抗壓力變強,是個人最大收穫。

鄭舒雲26歲那年,從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的國際貿易所畢業,就馬上返回臺灣,進入正隆工作,一路跟在父親鄭政隆身邊學習,35歲時接下董座棒子。鄭舒雲說,過程中,父親對她相當信任她,給予她很大的支持力量。

一開始接董事長時,鄭舒雲習慣性的會找父親報告,一、二年後,父親除了重大事件會給意見,大部分都放手讓她自己做決定,訓練她的判斷能力,但如果做不好,還是會被罵,父女倆在經營上的相處之道,以就事論事爲原則。

尤其處理大陸事業的過程,對鄭舒雲的影響最深,成長也最多。2017年底決定結束上海造紙廠時,上一年該廠貢獻正隆整體營收高達近一成,但同一時間,她決定加碼投資越南,打造第二生產基地。由於事關上百億元的投資計劃,也是她接任董座以來最重大的投資案,並是攸關未來正隆發展的關鍵決定。

鄭舒雲回憶說,那時後,正隆在大陸的發展和獲利,都很好,但卻感受到大陸對環保的要求愈來愈高,對沿海城市的企業升級轉型也與日俱增,而正隆上海廠的位置,處在市中心裡,難逃被迫遷廠的命運,此時她必須決定,到底接下來要往大陸內陸發展,還是朝南向轉進越南市場。公司對此也有很多的討論,最後即使她拍板走南向這條路,質疑聲音不斷。

現在看來,這個決定,讓正隆免於受到大陸因素影響,鄭舒雲說,除了幸運之外,從集團現狀和利益做整體的考量,更顯重要。正隆在越南的投資龐大,規劃三期百萬噸工紙的投資計劃,二期40萬噸工紙預計2022年第三季投產、三期40萬噸工紙最快2024年投產,屆時將成爲越南首家產能百萬噸的工紙廠。

紙廠經營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減排碳的趨勢。鄭舒雲對此表示,正隆集團聚焦創新、循環、綠能三主軸,已規劃四大科學減碳路徑,承諾2030年要減排三成。

陽盛陰衰的造紙業裡,低調優雅、愛穿褲裝的鄭舒雲,在一羣資深男性主管中特別顯眼,她巡廠時,經常戴工程帽,跟着廠務人員在廠區設備間爬上爬下。對她來說,親力親爲找出問題,才能做到最好,不滿足於現狀更是重要態度。

爲正隆塑造品牌形象時,鄭舒雲親自把關行銷包裝設計,特別凸顯對美感的重視,可看到她女性細膩的一面。像蒲公英、情人、春風等家紙包裝設計,都融入她的創意,她也在公司裡成立瑜伽教室,透過運動,讓自己和員工舒壓,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