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醫院預計年底前正式上線,你能接受AI醫生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昨天發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報告》顯示,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產業規模和產品數量迅速增加,並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截至今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用戶規模達2.3億人。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醫療領域無疑是極爲引人矚目的一個。近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團隊打造的首家“AI醫院”Agent Hospital正在進行內測,將於年底正式上線,並於明年上半年對公衆開放。
此外,一個完全由醫生團隊發起並主創參與研發、被“喂”了六千餘本國內外醫學教材的AI醫學大模型,已在上海市東方醫院門急診、重症醫學科和住院部上崗。“AI醫生”到底怎麼樣?
AI醫生的上崗,已在醫療圈引起廣泛討論。如上海東方醫院的醫生伴侶,可協助完成病史記錄、初步診斷建議和分析,以及治療方案推薦。東方醫院門急診和重症醫學科主任張海濤表示,一名專科醫生面對複雜的跨專業疾病,需要查詢很多文獻資料,有時還需要多學科專家診斷。大模型可基於龐大的醫學知識數據庫輔助決策,這是AI對臨牀診療極具價值的部分。而在口腔護理設備領域,數字化、智能化正在成爲主流,隨着3D打印、AI診斷等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治療效率,也優化了患者體驗。
安徽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陳欣媛:在種植牙領域,AI輔助系統基於患者的骨密度、牙槽嵴形態和咬合關係等因素,可以優化種植體的位置和角度,提高手術成功率和長期穩定性。
陳欣媛認爲,儘管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但它並不能完全取代人類醫生。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作爲醫生的輔助工具,幫助他們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
安徽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陳欣媛: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一部分簡單重複的工作,使醫生從簡單重複的工作上脫離出來,在更高層面上進行創造、進行發揮。
安徽銅陵市中醫醫院鍼灸科主治醫師張健也表示,AI技術與醫生一起可以共同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效率,並非替代。
安徽銅陵市中醫醫院鍼灸科主治醫師 張健:患者可以首先通過AI進行預問診,AI快速、精準地收集並分析患者信息,給出初步的診斷結果。醫生再根據AI的初步診斷結果,結合自身豐富的臨牀經驗,進行進一步的問診和必要的輔助檢查,最終給出更加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方案。我覺得這樣可以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效率。除了疾病診斷與治療,我們醫生能夠給予患者情感上的關懷、支持與鼓勵,耐心解答疑問,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這些是AI所不能給予的。
張健表示,鍼灸治療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AI技術與中醫的結合更像是開啓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安徽銅陵市中醫醫院鍼灸科主治醫師 張健:中醫強調“辨證論治”,中醫AI技術能夠結合患者的多維度信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治療,這其中也包括鍼灸治療更加個性化,爲醫生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建議。AI技術能夠高效地處理和分析中醫藥領域的海量數據,在AI的助力下,中醫的未來將不再侷限於古籍和傳統的束縛,而是以一種更加科學化、智能化、現代化的面貌,服務於現代社會,惠及廣大人羣。
河南許昌市建安區基層醫生許小波,在日常工作中也經常關注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建安區基層醫生 許小波:我覺得有一部分專業,包括一部分科室,可能未來確實可以被取代。像輔助科室,影像診斷專業,未來可能就會面臨這個問題。現在影像是由醫生看掃描的圖像,然後分析結果。AI運行了以後,可能影像的診斷率,應該提升的很厲害。
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秋霖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重塑醫療服務和管理模式,但要對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做好評估。
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秋霖:新的技術會對醫療領域帶來創新的機遇,但是創新要有邊界,創新不是說沒有目的的顛覆,實際上還是爲了人民的健康,這個應該是創新的基本原則,怎麼來確定這樣的原則和守住這樣的邊界?那就是在創新的過程當中要守住底線,不能以損害人民健康爲代價。要做好評估,在評估中來確定它的價值。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河南醫院主任醫師陳小兵認爲,未來的AI醫生和人類醫生,不是黑白對弈,而是相互合作。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河南醫院主任醫師 陳小兵:雙方的協作流程,體現在以下幾個維度,一是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醫生會收集患者的數據,AI將進行數據的清晰整合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第二是輔助診斷和治療,AI提供初步的診斷和治療信息,醫生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經驗和進一步檢查,做出最終的整體評估和精準的診斷和治療;第三是在監測和評估方面,醫生將和AI共同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及時地調整治療方案,進行反饋和優化,不斷地進行流程的優化。醫生和AI之間進行定期的反饋和交流,從而最終優化協作模式和醫療服務質量。
AI在醫療方面的探索還有很多。近日,上海發佈了首批5個醫療應用場景,包括中山醫院的AI電子病歷輔助書寫、AI醫健助手,東方醫院的醫生伴侶、科研助理,以及上海電信的就醫小幫手。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人工智能處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上海已有46款大模型通過備案。上海正在持續推進大模型賦能垂類應用,後續在智能終端、科學智能、在線新經濟、自動駕駛、具身智能五個重點領域,以及金融、教育、醫療、文化旅遊、智能製造、城市治理六個重點行業,將批量誕生標杆產品與服務。(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