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檢察官們守住底線,敢於說不!《第二十條》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春節檔雖然過去了,但觀影熱潮並未退去,尤其是《第二十條》這部電影,一路逆襲,就在今天,將拿下單日票房冠軍。

遠比票房更有意義的是,這部電影產生的社會影響,形成了對中國司法進步的巨大推動!

“每個人都希望司法公正”,這也是爲何有這麼多的人會去看這部電影,會爲了這部電影搖旗吶喊!

深受網友喜愛的@刑法楊豔霞 老師髮長文推薦《第二十條》,並在文章末尾強調“這部片子能讓更多的檢察官們以後守住底線”。她還“喊話”“公安部也拍這麼一部片子”!

“法不能向不法低頭”!自春節以來,我們看到,爲“正當防衛”,公檢法和各大媒體,齊齊的支棱起來了!

司法界大咖們也都在看過《第二十條》後紛紛抵達“戰場”。普法頂流羅翔老師結合影片深度解讀了《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條款的內涵,並認爲“這不僅僅是一部普法電影,它也不斷向我們內心追問,我們應該如何過這一生。”

另一位法律大V@法山叔 也專門錄了長達12分鐘的視頻推薦《第二十條》,認爲影片“很好看、很好笑、很真誠”,並感嘆道:“以前大學法學教育,老師們總會推薦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現在會多一部《第二十條》。”

當然了,《第二十條》的超高口碑不止體現在官媒和專業人士對它的認可上,更體現在普通老百姓的評價和“用腳投票”上。

雖然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很多人戲言“開工了,退出春節檔”,而《第二十條》在春節假期之後,雖然排片增長幅度不大,單日票房排名卻在連續上升,就在今天,即將成爲單日票房冠軍!創造了用口碑逆襲的票房奇蹟!而這個奇蹟不正是所有的觀衆們對這個片子的支持和推薦創造出來的麼。

官媒、專業人士、普通觀衆,大家之所以能夠統一認識,全部都認可《第二十條》,主要還是因爲影片的精神內核打動人心。

它既體現了普通人和專業人士對法治進程的推進,也有對司法界懶政慣性思維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影片啓發了老百姓提高法律意識保護自己的覺醒,絕對是法治社會的一劑良方。

《第二十條》的尾聲中,雷佳音飾演的韓明坐在聽證會的發言臺上,說了這樣一席話,“我們辦的不是案子,而是一個人的人生。”韓明說這段話的時候,我的腦海中一直回閃到8年前的“於歡辱母殺人案”,這個案子也是影片的故事原型之一。

2016年,冠縣一高利貸團伙對於歡及其母蘇銀霞施暴,辱罵、抽耳光長達一小時後,甚至以極端手段當着於歡的面欺辱蘇銀霞。於歡在反抗時以刀刺死了催債人杜志浩。於歡一審因故意傷害罪被判無期徒刑,這個新聞也激起了廣大民衆的關注,二審後認定於歡的行爲屬於防衛過當,改判爲有期徒刑五年。因在獄中表現良好,2020年11月18日,於歡減刑出獄。

在最近《南方週末》發佈的一篇對於歡的採訪中,他說回頭來看,這個案子對自己最大的改變,是改變了生活軌跡。剛好呼應了《第二十條》中韓明檢察官的那句臺詞。

《第二十條》中所講述的案件,與於歡案是極其相似的。

趙麗穎飾演的郝秀萍和丈夫都是聾啞人,爲了給女兒治病借了高利貸。但在催債的過程中,劉文經多次欺辱郝秀萍,並虐待她丈夫,她丈夫忍無可忍舉刀砍向了劉文經。

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他爲什麼寧願冒着妻離子散、判刑的風險提起刀?

郝秀萍又爲什麼決絕扔下丈夫和女兒選擇跳樓?

《第二十條》借韓明之口說出了答案:因爲絕望。

因爲他們絕望,他們對法律的絕望,對公平的絕望,對檢察官的絕望。

就因爲有些懶政的人,總是說“算了。遵循司法慣例,這起案子就該這麼判。”就因爲很少人看到老百姓真正的苦衷,所以他們才絕望。

可是《第二十條》說,不能算了。

檢察官是犯罪追訴者,更應該是無辜的保護者。如果見義勇爲時還手,在危急時刻進行正當防衛,會被定義成互毆和故意傷害,那好人和壞人的界限又該如何界定?

我們不應該活在混沌的、有法卻不依的社會裡,更不能給我們的下一代留下這樣的世界。這樣的《第二十條》,真的很值得我們每個普通人粉它!

《人民日報》說:“電影在嘗試以藝術化的形式傳遞這樣的信息:司法工作不僅是一場關乎司法判決的正義較量,更是一場叩問良心的真理之戰。”

我的律師朋友說:“於歡辱母案、崑山龍哥反殺案、趙宇見義勇爲案再現...電影最偉大的地方就是讓人記住那些值得記憶的事情。”

普通老百姓說:“我們始終要記得,對的就是對的,對的不需要道歉,法律的逐漸完善,也會讓好人受到更好的保護。”

不得不說,的確有一些好作品的存在可以證明電影的確是“第七類藝術”,比如這部《第二十條》。

如果你還沒看,那一定不要再猶豫,在電影院的大銀幕上欣賞這樣一部有趣有料的電影,爲新年開個好頭纔是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