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薪結 150萬人月領不到3萬元

圖爲臺北市政府8月曾舉辦「青銀就業博覽會」,提供超過8000個職缺,吸引許多求職的民衆前來了解。(趙雙傑攝)

全臺大缺工,不少企業加薪搶才;主計總處23日公佈112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統計顯示,全時受僱者平均每月薪資不滿3萬元,仍有多達149.6萬人,雖然佔比由10年前的39.37%降至16.78%,不過,近年來通膨壓力大,月薪不滿3萬元,在都會區討生活必須省吃儉用,學者警示,低薪問題未解,年輕人不只不敢成家、生小孩,還會有相對剝奪感。

主計總處每年5月進行人力運用調查,全時受僱者每月主要工作的經常性收入(不含非經常性獎金、紅利等收入)平均爲4萬2630元,年增826元、增幅爲1.98%,其中,收入在5萬元以上者共計220萬人,3萬元至5萬元者計521.8萬人,這兩個薪資族羣都有提升,未滿3萬元者則由2013年的324萬人遞減至149.6萬人。

官員分析,月薪不滿3萬元者人數減少,與基本工調漲、廠商加薪以及景氣循環有關;官員指出,以往薪資未滿3萬元人數比較多,此次調查結果是薪資5萬以上的人數,首度超越未滿3萬人數,顯示國內薪資持續提升。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分析,薪資不滿3萬元比例16.78%,多集中在年輕族羣,且與行業、職務有關;低薪問題長期存在,成之約表示,年輕人不敢有成家念頭,更遑論生小孩,尤其利率攀升之際,對房租、房貸壓力更大,容易感受到相對剝奪感。

近年來臺灣經濟成長率表現優於預期,110年GDP達6.53%,成之約觀察,由於疫情、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加上廠商法定成本考量,寧可多發獎金,也不願意提高受僱員工的經常性薪資,企業看似省了勞保、健保、退休金提撥的成本,卻對員工未來老年生活保障打了折扣。

這次人力運用調查也指出,我國非典型就業人數今年升至80.6萬人,近4年來首度升破80萬人;官員表示,先前是受疫情影響,餐飲、住宿等服務業減少聘僱部分工時、臨時工作者,如今疫後復甦,帶動餐飲、住宿、零售等人力需求,加上近年國人接受非典就業意願也逐年提升所致。